《达摩血脉论》释义(八)
前佛后佛,只言见性。
“见性”,即证悟空性,或证悟心的本性,证悟本来面目。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论过去的佛、现在的佛还是未来的佛,都会根据不同的众生宣讲不同的法,但有一个法他们一定会反反复复地宣讲,那就是般若空性。
这是因为,虽然引导众生需要各种法门,但最终的解脱只有一条路——证悟。动物也好,天人也罢,无论何种根机的众生,其轮回的根本原因都是一样的,就是无明、我执。因此,想要解脱就需要铲除无明,要铲除无明则必须证悟空性,这是通往解脱的唯一的必经之路。
诸行无常,若不见性,妄言“我得阿耨菩提”,此是大罪人。
这里突然冒出一句“诸行无常”,可以理解为一切都是无常的,证悟的机会十分难得,一定要争取及早证悟。
“若不见性,妄言‘我得阿耨菩提’,此是大罪人”。“阿耨”,即阿罗汉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即圣者;“菩提”,指觉悟。如果明知自己没有证悟,却说“我开悟了”“我证悟了圣者的境界”“我证悟了心的本性”,则属于严重的欺骗,这个人就是大罪人。
这种妄语比平时生活中的妄语要严重得多。一个人妄言自己已经证悟,往往暗藏着其他目的,如果有人因此跟着他学佛,必然走偏方向,找不到正确的解脱之路。
因此,不能跟人说“我开悟了”或类似的话,不能透露自己的境界。对此,达摩祖师的其他论典以及《坛经》等禅宗典籍中都曾提过,大圆满、大手印等密法也有同样的要求。即便真有一点境界,如果到处宣扬的话,修行就会停滞不前;若没有证悟却说自己已经开悟,就是大罪人。所以,说自己证悟只有两个结果,要么是境界停滞不前,要么是成为大罪人。因此,千万不要宣扬自己的境界,不能直接讲,也不能间接传达、透露这种信息。
十大弟子,阿难多闻中得第一,于佛无识,只学多闻。
“十大弟子,阿难多闻中得第一”,佛陀有十大著名弟子,他们各有所长,其中阿难是多闻第一。阿难作为侍者一直跟随在佛陀左右,佛陀讲授的法,他基本都听过;而其他大弟子并非始终跟在佛身边,有些内容就没有听过。
阿难虽然被称为多闻第一,可直到佛陀圆寂时,仍然未能证悟(指小乘佛教的证悟,也就是证悟人无我)。佛陀圆寂后第二年的夏天,所有大弟子聚集一处,准备将每个人听到的佛法汇集起来形成文字,要求参与者必须是阿罗汉。阿难因为没有资格参加,迦叶大比丘想了一个办法,故意找了八大罪名批评阿难,以此来激励他。阿难随侍佛陀数十年,如今佛陀圆寂了,自己竟遭无端指责,倍感伤心。他痛定思痛,奋发修行,很快证悟了阿罗汉果位,顺利参加了佛经集结大会。
此外,小乘根本说一切有部的《律经》中记载了一个公案。佛陀时代,有一个出家很久的比丘叫邬陀夷,一直没有开悟,而且贪财好色,常常招惹各种麻烦。有一次他又惹了大麻烦,被人告到国王的法庭。国王和王后都是佛教徒,觉得非常难堪,对这个比丘失望之极。后来王后把他叫到身边,教训道:“跟你一起出家的人全都证得了阿罗汉,你却天天在佛陀身边惹麻烦!”这个比丘深感自责,羞愧难当,下决心好好修行,很快证得了阿罗汉。
从这些公案可以看出,对修行人来说,痛苦不一定是坏事;若能将痛苦转为道用,痛苦其实是好事。
“于佛无识,只学多闻”。“佛”,指法身佛,即自己心的本性。阿难只学多闻,却没有证悟。他跟随释迦牟尼佛多年,非常了解佛陀,可是他只认识外在的佛——化身佛,不认识自己心中的佛——法身佛。
二乘外道皆无识佛,识数修证,堕在因果中。是众生业报,不免生死,远背佛意,即是谤佛众生,杀却无罪过。
“二乘外道皆无识佛”。“二乘”,一般多指大乘和小乘,但这里指的是小乘佛教的声闻、缘觉,或可理解为所有小乘佛教徒和心外觅佛的大乘佛教徒。从达摩祖师及一部分佛经的角度,心外觅佛之人不认识自己心中的法身佛,故而称之为外道。
“识数修证”。“数”,指频繁、反复。外道只懂得反反复复地修证,意思是只知道念很多经、修很多法,却不知道自己心的本性本来就是佛。
反复修行当然是对的,然而他们的观念有问题。他们认为:心的本性不是佛,佛是外来的,自己通过修行才能变成佛;众生现在也不是佛;众生的烦恼不是菩提。从第三转法轮,即大圆满、大手印等密法或禅宗的见解来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堕在因果中”,他们的观点没有超越因果的范畴。现在修行是因,未来成佛是果,这种见解仍然停留在善恶因果的层面上。因果是什么?是有为法,是无常的。因此,他们的见解并没有超越无常、世俗,仍属于有为法的范畴。这样的见解是不对的。
“是众生业报”。有因果,当然有业报。业报有善恶之分,现在努力修行,将来成佛,这属于善的业报。
“不免生死”,不能避免生死轮回。
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细节,是什么呢?前面讲了,“二乘外道”中包括小乘佛教。这里说“二乘外道”不免生死,是否意味着小乘佛教不能脱离轮回?如果是这样,那么小乘能否证悟阿罗汉的果位?若说不能,这是一种诽谤。小乘佛教的修行人虽然不能成佛,但肯定能证悟阿罗汉。阿罗汉是否超越了生死轮回?若说没有,那就不叫阿罗汉了;若说是的,可达摩祖师明明说“不免生死”。这个问题又该如何理解?
据佛经记载,生死分为两种。一种是粗大的生死,即六道众生所经历的生死,是由造业导致的轮回;另一种是细微的生死,指阿罗汉以及菩萨一地至十地这个阶段中的生死。
十二缘起也有两种。一个人由于无明造业,从这一世投生到下一世,而后衰老、死亡,这个完整的循环过程包含了十二个环节,每个环节是一个缘起支。这是平时讲的有无明和烦恼的十二缘起,也是所有众生反复经历的十二缘起。
但是到了菩萨一地,这种生死就消失了。一地到成佛之间,另有一个十二缘起。这个十二缘起的动力不是无明,而是慈悲心。虽然其中仍然残留着一些无明,但是其力量已经微乎其微,不会让菩萨造业,所以菩萨不会因业力而轮回。然而,菩萨毕竟还未成佛,因此还存在一种细微的生死,等到十一地,也就是成佛的时候,这种生死才会彻底结束。
文中的“不免生死”,指的正是这种生死。阿罗汉虽然断掉了粗大的十二缘起,但仍然存在着细微的生死。
“远背佛意”,违背了佛陀的意思,这里指的是佛陀第三转法轮所讲的思想、意趣。佛在第三转法轮中讲:众生是佛,烦恼即菩提。这是最终极的佛意。
“二乘外道”不懂得这个见解,他们认为成佛是有因有果的,现在努力修行,未来才会变成佛。这违背了“不修也是佛”“现在就是佛”的观点。“现在就是佛”是什么意思?本质上众生现在就是佛,但若不证悟,本质上是佛也没有用。为什么?就像本质上噩梦并不存在,但因为种种原因,人依然会做梦。同理,本质而言我们是佛,没有轮回和痛苦,但由于无明而产生了痛苦等虚幻的感觉,我们把这些错觉当作真实存在,于是形成了眼前这个逼真的世界。
“即是谤佛众生”,二乘外道是谤佛的众生。怎么诽谤了佛呢?如果认为通过修行最终会成佛——修行是因,成佛是果,这样一来,佛就成了因果范畴内的产物,等于说佛是无常的。这就是在谤佛。佛不是因果的产物,也不是无常的。
“杀却无罪过”,这句话不能理解为,杀掉这种人没有罪过。这样解释就完全错了!这里“杀”的对象是“二乘外道”,即阿罗汉、缘觉,以及大乘佛教的一部分人。杀掉这些人,岂能没有罪过?
那是什么意思呢?达摩祖师一再强调,众生本来即是佛。因此,将佛理解为无常的,理解为因果,就是一种谤佛,属于极其严重的错误。其严重程度达到了何种地步呢?就算有人来杀掉这个人都没有罪过,他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达摩祖师这样表达,其实是为了强调这一错误的严重性,并不是杀了这个人真的没有罪过。
经云:“阐提人不生信心,杀却无罪过。”
接着,达摩祖师引用佛经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阐提人不生信心”,阐提人对因果不会生起信心。
什么是“阐提人”?就是断根人,即暂时不接受因果、没有善恶因果观念之人。有些人极度自私自利,不懂得为别人着想,永远只考虑自己;为了自己的幸福,不惜践踏别人的感受,无恶不作,这样的人就是阐提人。
“杀却无罪过”,同前面一样,这句话也是在强调严重程度,而不能理解为杀了阐提人没有罪过。不相信因果和轮回的人,为了自己的感受,为了自己的目的,任意杀盗淫妄甚至发动战争,致使成千上万的人因此丧命。这种人的罪过非常之严重,甚至杀了他也没有罪过。
此外,还有一种理解方式,下面通过佛经中记载的一则公案来说明。在古印度,很多商人会乘船前往现在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一带取宝,那里有十分珍贵的珠宝。以前的航海技术不像今天这么先进,没有定位、导航等设备,船也是木质结构的,全靠风力航行,取宝的成功几率非常低。可是一旦成功就会发大财,从此全家人一辈子衣食无忧,于是吸引了很多人前去冒险。
一次,有500位商人乘坐一条大船出海取宝。在取宝成功后的归途中,有一个恶人对着满船珠宝垂涎三尺,打算据为己有,为此他计划投毒,杀掉其余的所有人。这时,他的想法被一个商人知道了。这个商人思来想去,最后决定:我要把那个恶人杀掉,以挽救其他人的性命,让他们回去与家人团聚;此外,那个恶人若真杀了人,一定会惨堕地狱,我杀了他之后,堕地狱的就是我,为了拯救所有人,我宁愿自己去堕地狱。这样思维之后,他毅然决然地杀掉了那个恶人。
表面上看,杀人当然有罪过,但这次却是度化众生的行为。首先,这个商人没有任何私心,纯粹是为了挽救他人;其次,他具有奉献精神,明明知道自己会堕地狱,仍然愿意承担这个后果。因此,虽然他杀了人,却不仅没有罪过,反而圆满了极大的福德资粮。
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做事疯狂、不计后果的阐提人,特别是那些掌握权力的阐提人更是危害巨大。他们为了自己的权势或财富,不惜挑起战争,滥杀无辜。一战、二战等惨烈的历史,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假如一个人知道某个恶人将发动战争,成千上万的人会因此失去生命,为了拯救无数人的性命,他杀掉了那个不信因果的恶人,会不会有罪过?不会的。这里要提醒一点,倘若其中掺杂了一点点私心,打着惩治恶人的旗号,实则是为了实现个人私利,那么无论杀什么样的人,毫无疑问都是有罪过的。
对于“阐提人不生信心,杀却无罪过”,以上两种理解方式都可以,不过第一种解释更为贴切,即不信因果之人,其罪业的严重程度,到了别人杀了他也没有罪过的这种地步。
佛经有了义和不了义的说法,可以直接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的是了义法,不能直接理解的则是不了义法。佛之所以这样区分,就是考虑到当时听众的根机,向其传授与之相应的法。对于不了义的佛经,我们不能完全按照字面理解,而应透过文字,去了解其真正要表达的思想。
若有信心,此人是佛位人。若不见性,即不用取次谤他良善,自赚无益。
“若有信心,此人是佛位人。”若对“心的本性是佛”“众生是佛”的见解有信心,尽管目前还不是佛,但是已经处在佛位了——意思是很快就会成佛。密法中有很多这类记载。
“若不见性,即不用取次谤他良善”。“不用”,即不要;“取次”,指任意、随便。倘若自己没有证悟,就不要随便诽谤善良的人,因为这时候还没有资格去讲别人的境界。
“自赚无益”,自欺欺人的做法是毫无益处的。
这里的意思是,尚未证悟时,根本不清楚何为境界高、何为境界低,所以不要去说谁境界高、谁境界低,谁对、谁错之类的话;证悟以后,才有资格评说别人的境界。
善恶历然,因果分明。天堂地狱,只在眼前,愚人不信,现堕黑暗地狱中;亦不觉不知,只缘业重故,所以不信。
“善恶历然,因果分明。”“善恶历然”,即平时讲的因果不虚。自己还未证悟时去诽谤别人,是有罪过的。因果分明,永远不会错乱;善恶业及其果报也是清清楚楚的,善永远不会变成恶,恶也永远不会变成善。因此,我们在世俗中一定要遵循因果规律。
“天堂地狱,只在眼前”。对于行善之人而言,天人所在的天堂就在他眼前。譬如虔诚念阿弥陀佛的人,尽管身处娑婆世界,但相当于极乐世界就在他面前;而造罪之人,虽然现在活得好好的,拥有权势、名望和钱财,但其实地狱已经出现了。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虽然达摩祖师经常讲诸如没有因果、没有善恶之类的话,但我们不要以为学禅宗的人不需要取舍因果。如果直接按字面意思来理解,那就大错特错,同时也违背了禅宗的本意。
禅宗之所以很少讲善恶因果,是因为其他佛经已经反复宣讲过了。就像大学不会重复小学的课程,因为这些在小学阶段已经讲清楚了,大家也都学习过了。虽然大学不再讲,但并不代表否定小学课程。同样的道理,善恶因果等内容,早在第一转法轮已经宣讲透彻,禅宗不必再予重复。禅宗要传递并强调的是最顶尖的顿教法门,但这并不表明它否定因果,否则怎么可能出现“善恶历然,因果分明。天堂地狱,只在眼前”这样的文字?我们应当对佛陀讲法的方式有大致的了解,这跟现在的教育模式差不多,一转法轮、二转法轮、三转法轮分别相当于小学、中学和大学。第三转法轮格外强调的是佛性、如来藏,这并不等于否定因果的存在。
这一点讲《坛经》时也曾强调过,证悟的境界中没有善恶因果,但并不代表现实生活也就是感官世界里没有。回到感官世界,这一切都是存在的。
这好比在噩梦中醒了,发现自己是在做梦,暗自庆幸之后继续睡觉,又开始做噩梦。中间清醒的几分钟里,梦中的一切不存在了,可这不代表睡着以后也不存在。我们若是一直在睡梦里,噩梦就会出现;若能始终停留在现实中,噩梦就彻底不存在了。所以,要看我们处在哪个世界当中,如果生活在感官世界——世俗谛,那么杀盗淫妄所导致的生老病死、战争、饥饿等所有痛苦一应俱全;如果能够证悟,并停留在证悟境界——胜义谛,则所有的痛苦荡然无存。
可是我们还不清楚,那个没有痛苦的世界在哪里。通过闻思可以得知,它就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心的本性,但也仅仅是理论上知道而已。我们要千方百计去打开胜义谛的大门,然后进入其中。打开的意思就是证悟,证悟以后可以进去,然后继续打坐,停留在那里。
这两个世界之间不会发生矛盾,就像梦境和现实没有矛盾一样。从现实的角度看,你正躺在床上睡觉;从梦境的角度看,你有可能正在被人追杀,惊恐万状。这两个世界其实互不干扰,你明明躺在床上,怎么可能有什么人来追杀?然而恰在此时,梦中的你确实正身处险境,危机四伏。
梦境的真实性丝毫不亚于现实生活,可是一旦醒来,梦中的一切都会烟消云散。可以说,梦境就像世俗谛,现实就像胜义谛。唯一的区别是,梦不太稳定,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现实生活相对而言比较稳定,不太容易动摇。除此之外,两组世界没有本质的区别。
总而言之,当我们还未证悟或证悟境界不太高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取舍因果。什么时候比较容易违越因果呢?初学者阶段,包括开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仍然属于初学者,这一时期,因果对我们的影响极大。
前文讲过初学者的定义。譬如一种毒药,一般人服下立刻丧命;而一个修行人吃了,仅靠自身修行的力量,就不会受到任何危害。当达到这种层次时,就是超越了初学者阶段,开始要突破因果关系了。这时候,因果对他不一定会产生太大影响。不过因果的威力远胜毒药千万倍,因此,尽管不会受到毒药的危害,但仍然会受到因果的一些影响。
仅仅听了几则禅宗公案,或看了几本禅宗经论,便以为“只要我不执著,什么都可以”,这样就大错特错了。完全曲解了“不执著”的涵义!大家不要忘了,达摩祖师说过,“善恶历然,因果分明。天堂地狱,只在眼前”。
“愚人不信,现堕黑暗地狱中”,缺乏智慧的人不相信烦恼即菩提、众生即是佛这种高深的境界,从而肆意诽谤,造下罪业,其结果必然是堕入黑暗的地狱。
“亦不觉不知,只缘业重故,所以不信”,自己却毫不觉知,不知道现在的因会导致将来什么果,因为他业障深重,所以不相信因果,更不相信那些高深的境界。前世不信,今世不信,来世依然不信。
譬如无目人,不信道有光明,纵向伊说亦不信,只缘盲故,凭何辨得日光?愚人亦复如是。
“譬如无目人,不信道有光明”,就像盲人不相信路上有光明,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光明。
“纵向伊说亦不信,只缘盲故”。“伊”,指这个盲人。即便有人跟他描述光明是什么样子,他也不相信,因为他的世界里没有光明。
“凭何辨得日光?”那怎样才能跟他讲清楚呢?没办法。因为他从来没见过光明,所以旁人无法向他证明光明的存在,哪怕讲得再清楚,他也不会信。
“愚人亦复如是”,缺乏智慧的人也是这样,无论怎样跟他讲心的本性是佛,他永远都不相信。
现今堕畜生杂类,诞在贫穷下贱,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虽受是苦,直问著,亦言:“我今快乐,不异天堂。”故知一切众生,生处为乐,亦不觉不知。如斯恶人,只缘业障重故,所以不能发信心者,不自由他也。
“现今堕畜生杂类,诞在贫穷下贱,求生不得,求死不得。”不相信心的本性是佛而去诽谤、造业,或未证悟时造下难以计数的罪业,其结果必定十分悲惨:活着不幸福,死后堕入地狱、饿鬼、畜生道,即便得到人身,也是贫穷、多病、低劣之人。
“虽受是苦,直问著,亦言:‘我今快乐,不异天堂。’”虽然在轮回中饱受痛苦,可当有人问起过得怎么样,还是会回答:“我现在非常快乐,跟在天堂没什么两样。”
在达摩祖师的年代,也许有些贫穷低贱的人会这样回答。现在则不一定了,再有钱、有权力、有声望的人估计也说不出这样的话,因为大家普遍觉得压力巨大、心情郁闷。
“故知一切众生,生处为乐,亦不觉不知。”所有众生都把轮回当作幸福快乐的所在,满怀眷恋,依依不舍。由于对轮回如此贪著,故而死后又会投生,反反复复、辗转不息,自己对此却毫不自知。
很多时候我们确实是这样。虽然眼下活得并不开心,但是心里念着明天会更好;虽然今天正面临坎坷,但是坚信将来一定会换来幸福……我们总是怀揣着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期待、欲望驱使我们不顾一切地辛苦奋斗、追逐。不知不觉生命走到了尽头,依旧两手空空,一事无成,轮回就是这样。
“如斯恶人,只缘业障重故,所以不能发信心者,不自由他也。”这样的恶人由于业障太重,业力使他不得自由,哪怕轮回再苦仍不愿离开,辗转受苦。
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须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
“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须发,白衣亦是佛。”如果证悟了心的本性是佛,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人也可以成佛。不剃胡子、头发的意思是不出家,指在家人。佛陀时代,印度绝大多数在家人穿白色衣服,因此在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白衣指居士、在家人。
“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如果没有证悟,就算剃了头发、刮了胡子,外表上是一个标准的出家人,也仍然是外道。
出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出家人当中,有很多没有证悟的;在家人当中,也有很多已经证悟的。不是说在家就不能证悟,也不是出家就一定能证悟,证悟与否,不在于出家还是在家。当然,出家人没有太多世俗琐事的牵绊,相对来说烦恼少一点,可支配的时间多一点,有较多时间投入闻思修行,从而证悟的几率会高一些。
佛陀讲的八万四千法门当中,只有出家人的戒律是在家人无法受持的(如果受持就变成了出家人),除此之外所有的法要,显密二宗、大小二乘、戒定慧都是在家人和出家人所共用的,人人都可以修持,出家人并没有“专利”。因此,在家人也是很有希望的,只要努力同样可以证悟;只要证悟了,完全可以成佛。
关于证悟,之前已经讲过很多,后面还会继续讲。证悟到底证什么?达到什么程度才算证悟呢?《达摩悟性论》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知心是空,名为见佛”。这八个字大家一定要明白!
“知心是空”,知道自己心的本性是空。所谓知道,有不同的层次。此处的“知”,第一,不是从闻思得来的理论,不是因为佛经上说心的本性是空,所以我知道心的本性应该是空;第二,不是通过中观的各种逻辑推导出来的结论。以上两种排除之后,正确的涵义是什么呢?是静下心来,观照自己的内心。
所谓观照,即让心感受自己。这一点心完全可以做到,而且只有心能做得到。其他的物质,譬如桌子不可能感受自己,它是无情物;眼睛可以看到其他东西,却看不见自己,感官基本上都做不到。唯有心向外可以感知外面的世界,向内可以感知自己的本质,自我感知是心的一项特殊功能。
“知心是空”,不是让心向外认知世界,而是向内感知自己,即当心安静下来以后,感受到自己完全处在空性状态。其实,不仅心里平静时可以,有情绪的时候同样可以。比如说话办事或情绪上来时,若忘记观照,情绪会持续发展;若懂得观照,则可以透过情绪,直接看到它的本质——犹如虚空一般的空。达到这种境界,就是证悟。
因此“知心是空,名为见佛”,也可以说名为证悟、名为开悟。无论大圆满、大手印,还是禅宗,证悟的标准都是这个。我在讲《坛经》时说过,因为密法有很多条件限制,不能轻易讲,所以有些内容很多人没机会听。我当时说这样讲法是“钻空子”,一方面是开玩笑,一方面也确实如此,禅宗没有灌顶等要求,可以适当讲一些。
我们有没有出离心、菩提心,自己非常清楚,不需要问别人;唯一需要向上师确认的,是自己有没有证悟。实际上也可以不问,只要达到“知心是空”,真正体会到心的本性是如同虚空一般的空性——不仅心静之时,有情绪时同样如此,内心的本质如如不动,能感受到这一点就是开悟了。没有这种感觉,肯定还没有开悟。
有时我们内心非常平静,从中会生起一些从未有过的感受,但这不是开悟,什么都不是,甚至没有谈论的意义。当人的心静下来之后,会有一些感知。例如,发怒时带给人的感觉肯定和傲慢时不同,傲慢时的感觉又和嫉妒时不一样,诸如此类,每种情绪都会带来不同的感受。同样,当心平静下来,所有情绪离开之后,肯定会产生另一种感觉。这些都属于感受,还没有突破意识的层面。只有突破一切感受以后,体会到心的本性是空性,才能进入证悟的层面。那时什么都不需要问,继续修就可以。
大家非常向往证悟,越是向往,证悟就显得越发神秘,越是神秘我们就越想知道。道友们说来说去,江湖传言也越来越多,结果谁都不知道究竟什么才是证悟。所以,借此机会给大家解释一下。
关于证悟,禅宗的书里讲得非常到位,措辞也十分恰当,“知心是空,名为见佛”,区区八个字全部讲完了。再多的佛经、再厚的论典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而讲,归根结蒂就是这八个字。
证悟之前,我们烧香拜佛等等做了各种功德,可是这些功德与无明毫不冲突,对轮回的本质不会造成任何损坏,其结果无非是让我们在轮回中享受人天福报而已。证悟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这时空性的境界还不高,然而这一点空性的感受杀伤力十足,足以严重毁坏轮回的本质,使轮回不可能再继续走太久。之所以前佛后佛全部的佛都讲空性,关键原因就在于此。
问曰:“白衣有妻子,淫欲不除,凭何得成佛?”答曰:“只言见性,不言淫欲。只为不见性;但得见性,淫欲本来空寂,不假断除,亦不乐著,纵有余习,不能为害。”
“问曰:‘白衣有妻子,淫欲不除,凭何得成佛?’”问:在家人有妻子或丈夫,淫欲不断,怎么可能成佛?
“答曰:‘只言见性,不言淫欲。’”达摩祖师回答:其他的烦恼都不讲,只讲见性。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只要能够见性,淫欲也好,嫉妒也罢,贪嗔痴慢疑等所有烦恼都不是问题了。比如正在产生淫欲或愤怒之际,若能见性,即见到淫欲或愤怒的本性都是佛的智慧,那么淫欲不再是淫欲,愤怒也不再是愤怒,全都变成了佛的智慧。
我们平时打坐禅修时,希望心里尽量平静,没有太多杂念,从禅定的角度来说是这样。但是证悟之后,心平静和有杂念没有任何区别。即使有很多杂念,只要当下看到杂念的本性,它们就不再是妄念,而变成了智慧。心平静时也是如此,只要看到平静的本性,平静就不再是平静而是智慧。因此达摩祖师说,只要见性,什么都不怕。如果你可以穿透所有的烦恼,看到它们的本性,那么再严重的烦恼,其本性都是佛的智慧。
讲到这里,还有一些内容需要进一步了解,大家以后受灌顶去听大圆满时,就可以听到,那是禅宗和大圆满仅有的一点区别。大圆满在一些细节方面更加深入,特别是方法非常丰富。禅宗的方法当然也很好,只是数量上没有大圆满、大手印那么多。密法之所以被称为方便乘,就是因为它提供了很多证悟的方法。
“只为不见性;但得见性,淫欲本来空寂”,只要见到本性,“淫欲本来空寂”。
如何理解“淫欲本来空寂”?淫欲本来是空性吗?是的,但“本来是空性”没有用,万事万物本来都是空性。由于杀盗淫妄是空性,就可以杀,可以盗吗?当然不能!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淫欲产生时,若能当下感觉到、看到其本性是空性,那么它就不是淫欲了。大家一定要明白,仅仅知道它本身是空性无济于事,必须要证悟它是空性。
“不假断除”。这句讲得非常好,针对淫欲、愤怒等烦恼,小乘、普通大乘和密法有不同的对治方法。
小乘佛教主张断除,一定要断掉所有的烦恼以后才能证悟;普通的大乘也要求断除烦恼,此外还有一个方法,即用菩提心及证悟的智慧,将烦恼转化为佛的智慧;三转法轮尤其是密法则不同于前两者——“不假断除”,不依靠断除,准确说是一不断除,二不转化,只要认识了烦恼的本性,即证悟了它的本性,烦恼本来就是智慧而非烦恼,那么既不需要断,也不需要转。所以,“不假断除”后面还可以加上一句“不假转化”。
我们一直认为烦恼是需要断除的,平时也经常讲要断除烦恼,其实认识烦恼的本性就可以了。尚未证悟时,我们十分惧怕烦恼,一旦生起愤怒、嫉妒等烦恼,除了当时让人不开心,后续还会有一系列的不良后果。而证悟之后情况截然不同,那时我们将亲身体会到:哦,原来烦恼是这样的啊!既然是这样,当然不需要断,有什么可断的呢?
“亦不乐著”,证悟后,也不会执著了。
“纵有余习,不能为害”,证悟以后,虽然还未彻底断除烦恼,余留了一些烦恼的习气,但这已经不能再伤害到我们。证悟者知道了烦恼的本质,因此,烦恼不会再让我们去造杀盗淫妄等罪业,它已经失去了这个能力。
“何以故?性本清净故。虽处在五蕴色身中,其性本来清净,染污不得。法身本来无受,无饥无渴,无寒热,无病,无恩爱,无眷属,无苦乐,无好恶,无短长,无强弱,本来无有一物可得;只缘执有此色身,因即有饥渴、寒热、瘴病等相,若不执,即一任作为。”
“何以故?性本清净故。”为什么?因为这个人已经体悟到烦恼的本性是本来清净的。如前所述,不能只说烦恼本来清净,这样无济于事,一定要亲自体会到。既然已经体会到烦恼本来清净,还有什么必要断除呢?
“虽处在五蕴色身中,其性本来清净,染污不得。”虽然人处在五蕴当中,但是已经证悟了本性清净。五蕴的最后一个是识,亦即心,心的本性是清净的,没有任何染污。
“法身本来无受,无饥无渴,无寒热,无病,无恩爱,无眷属,无苦乐,无好恶,无短长,无强弱,本来无有一物可得”,心的本性上面,所有这些二元对立的观念全都不存在。
心的本性上没有,为何现实生活中却存在呢?“只缘执有此色身,因即有饥渴、寒热、瘴病等相”,因为执著造成无明,无明导致出现了色身——物质构成的身体;我们对这个身体生起我执,从此一系列烦恼应运而生,产生了“饥渴、寒热、瘴病等相”。可见,这些相并非真实存在,都是由执著所产生的种种现象。
禅宗讲体和相,实际上就是中观讲的胜义谛和世俗谛。体,本体,即心的本性或本来面目。从体上讲,即从胜义谛的角度亦即真实的情况来讲,心的本性是清净无染的,故而不存在饥渴、寒热、瘴病等现象。相,指我们感官所感知的世界,即中观的世俗谛。从这个角度来说,饥渴、寒热、善恶、因果等一切都是存在的。
前文讲过,胜义谛和世俗谛可以分别用现实世界和梦的世界来类比。当人身处现实世界时,梦中的事物并不存在;可当人进入梦境时,梦中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梦境虽然在现实中不存在,但不等于在梦中不存在。因为做梦的人不知道眼前的一切是梦境,故而将其当作真实的事物,对他而言梦完全变成了一个真实的世界。所以,我们若是生活在梦的世界里,则现实世界与我们毫无关系,现实世界对自己起不到任何作用。胜义谛和世俗谛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一定要明白,这是从两个角度得出的不同结论,否则很多理论就会变得混淆不清。
“无饥无渴,无寒热,无病,无恩爱,无眷属,无苦乐,无好恶,无短长,无强弱,本来无有一物可得”,是从体即胜义谛、心的本性的角度讲,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从物理学的视角看物质世界也是如此:在宏观世界中,有佛像、桌子、人体、建筑物等等;但在微观世界中,即从物质的深层结构来看,只有原子、电子、基本粒子乃至能量,根本没有佛像、桌子、建筑物等物质。
其实,不管是外在的物质世界还是内在的精神世界,梦境或者现实,它们的法则都是一样的。从体即胜义谛的角度讲,本质上一切都不存在;从相即世俗谛的角度,却都是存在的。
中观有一个辩论题目:胜义谛中不存在的东西,是否一定不存在?世俗谛中存在的东西,是否真的存在?对此,学者们有过不少激烈的辩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胜义谛中不存在的,不等于世俗谛中不存在;世俗谛中存在的,不等于胜义谛中存在——需要分开二谛来观察。同理,梦中的一切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可是人一旦回到梦里,这些东西都是存在的。所以,现实中不存在的,只能说在现实中不存在,不等于梦中不存在;梦中存在的,只能说在梦中存在,不等于现实中存在。
因此,要看自己处在哪个世界里。如果在现实世界中,只要不入睡、不做梦,自然不会受到梦境的影响。同样,证悟以后,有能力进入“本来清净,染污不得”的状态并长时间安住其中,世俗中的善恶因果就不会影响自己。若尚未证悟,则无法进入本来清净的状态(即体或称胜义谛),只能停留在世俗世界(即相或称世俗谛),那么一定会受到善恶因果的影响。
《血脉论》几次提到“愚人”一词,什么是愚人?就是知道梦的世界和现实世界不一样,但不知道还有另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这样的人是愚昧的。
在凡夫的观念里,真实的世界只有当下感官所感知的现实世界;不真实的世界,是诸如病中产生的错觉,吸毒或吃下致幻药物、植物后出现的幻觉,海市蜃楼以及梦境。凡夫只知道这两个真和假的世界,从来不知道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更真实的世界。即便再聪明、再厉害的世俗人也不知道,从那个真实世界的角度看,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就变成了如同梦中世界、海市蜃楼一般的存在。
假如每晚都做噩梦,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不睡觉,一直停留在现实当中。同样,我们若想回避现实世界中的生老病死等痛苦和烦恼,则需要进入现实世界之外那个更真实的世界——心的本性。我们若能进入那个世界并且停留一定的时间,就会发现那里没有生老病死等烦恼。这,就是解决痛苦的最佳方法。
密宗有梦瑜伽的修法,能把白天的修行境界、开悟的禅定带到梦中去,以便入睡以后仍然能够修行。这样的修行人,几乎一天24小时都在真实的世界里,现实世界中的生老病死不能再影响他,因为他已经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了。
现在我们需要做一个选择:
第一个选项,是停留在目前的现实世界,也就是凡夫认定的真实世界。这里有善恶因果,我们要尽量行善断恶,谨慎取舍因果。这样今生、来世可以享受人天福报,但是无法解决生老病死这些基本的痛苦。
第二个选项,则是从当前的现实世界,进入并停留在更真实的世界——心的本性。届时,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一切,诸如生老病死、种种烦恼都不会影响到你,因为你已经离开,就像移民之后变成其他国家的公民了。从此以后,断除了所有烦恼,不再有任何痛苦。
而后者,也是佛教修行能够得到解脱的原理。选择哪个更好,结果不言而喻。
“若不执,即一任作为”。“一任作为”,可以随便做任何事情。如果不执著,做任何事情都不会造业。
只要证悟了心的本性,做任何事都不会造业。杀盗淫妄呢?证悟者根本不可能造杀盗淫妄等罪业,不会像普通人一样因为愤怒去杀生,因为欲望去淫去盗,等等,原因在于他没有执著。即便他表面上示现杀盗淫妄了,由于没有丝毫执著,不会产生任何因,也就不会有任何罪业。因此没有什么能束缚他,他已经突破了所有的约束和局限,这是真正的大自在。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