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血脉论》释义(九)
“若于生死中得大自在,转一切法,与圣人神通自在无碍,无处不安。”
“若于生死中得大自在,转一切法,与圣人神通自在无碍”,如果于生死中得到了这种大自在,那么,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幸福或痛苦,遇到任何境况都可以通过修行的能力,将其转化为圣人的神通。此处的“神通”,并非平时常说的神通或特异功能,而是指通达一切。
“无处不安”,当断掉执著和分别念以后,不管身处天堂还是地狱,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不会感到丝毫不安。
“若心有疑,决定透一切境界不过。不作最好,作了不免轮回生死。若见性,旃陀罗亦得成佛。”
“若心有疑,决定透一切境界不过。不作最好,作了不免轮回生死。”如果对心的本性还有疑问,确定自己对世间万事万物还未看透,仍有执著,就最好不要做任何违背因果之事,也就是不能造罪,否则必定辗转轮回,不得解脱。
这里的“疑”,是指对心的本性的疑问,意思是尚未证悟心的本性;“透”,指没有任何执著,通达无碍;“透一切境界不过”,即透不过一切境界,指看不穿名利等世俗万物,对此心怀执著。
反之,像前面讲的“若不执,即一任作为”,如果心不执著,确定自己看透了包括自我在内的万事万物,那么对他已经没有任何戒律可言。从本质上讲,他已经超越戒和不戒的约束,突破一切羁绊,行为上也没有任何限制了。密法里最重要的密乘誓言是法性誓言,法性指一切法的本性,法性誓言即看透了万事万物的本性,也就是彻底证悟了空性。对于这种境界的人来说,安住在证悟空性的境界中就是密乘戒,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戒律。只不过,为了度化众生,他表面上仍会和我们一样生活、劳作,就像释迦牟尼佛当年以人的形象出世,也要吃喝、睡觉,也会生病、吃药一样。佛示现这些顺应世俗的行为,完全是出于保护我们善根的需要,这样才能继而度化众生。彻底证悟以后,就是这样的。
但在尚未证悟时,“不作最好”。与其说不作最好,不如说一定不能作!作了,必定无休止地轮回下去。所以,我们一定要遵循因果规律,断恶行善。
“若见性,旃陀罗亦得成佛。”如果旃陀罗开悟了,也可以成佛。
印度自古存在种姓制度,旃陀罗是所有种姓中最低贱的阶层,男的叫旃陀罗,女的叫旃陀利,他们大多以杀生为职业。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一辈子只能从事杀生这类卑贱的工作。即便如此,旃陀罗只要开悟了,同样可以成佛。
问曰:“旃陀罗杀生作业,如何得成佛?”答曰:“只言见性,不言作业。纵作业不同,一切业拘他不得。从无始旷大劫来,只为不见性,堕地狱中,所以作业,轮回生死。从悟得本性,终不作业。若不见性,念佛免报不得,非论杀生命。若见性,疑心顿除,杀生命亦不奈他何。”
“问曰:‘旃陀罗杀生作业,如何得成佛?’”问:旃陀罗一辈子杀生无数,作业众多,怎么可能成佛?
“答曰:‘只言见性,不言作业。’”旃陀罗确实很难开悟,但假如开悟了,也可以成佛。旃陀罗能开悟吗?当然有可能。俗话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如果他放下屠刀,励力忏悔,然后学佛修行,这一生当中完全有可能证悟。
佛教的观点非常开放。当初,佛陀的僧团汇集了印度各个阶层的人,其中很多来自最底层,为此常被外道嘲笑(即便是现在,不少印度最底层的老百姓也很向往佛教,但仍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阻碍),因为当时印度教等许多外道都是由出身高贵的婆罗门组成的。而佛陀认为,性别、种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智慧、慈悲和修行。当年惠能大师所说的“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与之类似。那时的小乘佛教,就已经持有了这种观点。大乘佛教则更加开放,认为无论旃陀罗,还是同性恋者、性工作者等都可以学佛,也能够证悟、成佛。佛经有记载说:不分性别、种族、阶级,只要能够证悟心的本性,就拥有了大智慧;有了大智慧,任何人都可以成佛。
因此,达摩祖师说:“只言见性,不言作业。”只谈能否证悟,不谈业障。只要能够证悟、见性,无论过去再大再多的罪业,诸如十不善、五无间罪等,当下就会清净。
问题是,业障过重是很难证悟的。那怎么办?有办法。发菩提心既可以积累巨大的福报,也能够清净无量罪过。此外,密法的方法更多,比如通过殊胜的金刚萨埵忏悔法,清净杀盗淫妄、五无间罪等所有罪业,然后继续修行就可以证悟。对于旃陀罗这样的人来说,修密法更有希望。
“纵作业不同”。举例来说,假如一个人为了证悟努力用功,而另一个人根本不想证悟,不想解脱,那么即使两个人同样造过杀盗淫妄等罪业,罪业的轻重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另外,前者一旦证悟,再严重的罪业也可以立即得以清净,从这个角度讲,两个人的罪业也是不一样的。
“一切业拘他不得”,证悟以后,所有的业都不会再对他产生影响。
确切地讲,初步证悟时还是会造业的,因为境界不是很高,证悟的力度和智慧比较薄弱,有时难免会控制不住烦恼;再继续修行,当证悟境界提升到一定程度时,基本上不会再造新的罪业了,只有过去遗留的罪业;证得菩萨一地之后,则彻底不再造业。
造业需要几个基本条件,当修行者达到较高证悟境界时,其中的大多数条件都已不再具备,所以表面看似乎造了业,实际上并没有。因此,只要能够开悟,并在此基础上继续修持,一切都好办——过去再重的业都有办法清净,未来也不会再造新的罪业;即便造了罪,与未开悟者的罪业相比,轻重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说“一切业拘他不得”。小乘佛教的《阿毗达磨俱舍论》中也有这样的记载。
“从无始旷大劫来,只为不见性”,无始以来,我们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轮回,正是缘于没有证悟,未能见性。
“堕地狱中,所以作业,轮回生死”。因为没有证悟,所以造下各式各样的业:造善业,转为人、天人、阿修罗;造恶业,则堕入地狱、恶鬼、畜生道。造业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证悟。没证悟就会有执著,有执著就会造业,如此在轮回中流转不息。
“从悟得本性,终不作业。”自从证悟以后,就永远不会再造业了。
达摩祖师的文字非常简练,没有展开讲开悟到何种程度才不造业。若要深入细致地了解,需要参考其他佛经。我在前面讲了,其实最初开悟时仍会造业,开悟到一定程度时,才能不造业。
“若不见性,念佛免报不得”,若是没有证悟,念佛不能避免因果报应。这里是用“念佛”代表磕头、烧香、参加各种法会等行为,仅靠这些是无法避免生死轮回的。
若稍加思考,也许有人会有一些疑问:未证悟的人通过念佛可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以。往生之后,能否避免善恶报应?能。正常往生的人,都可以在西方极乐世界得到菩萨一地的果位,自然不会再有善恶果报。可见,通过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可以免报,是因为往生后获得了证悟,而不是因为念佛。
“非论杀生命”,未证悟时,念佛都不能免报,更何况杀生?也可以顺着前文理解为:不谈是否杀生,只谈能否证悟。只要证悟,便能清净过去的杀生罪业;证悟提升到一定境界后,就不会再杀生;即便杀生,也是以慈悲心救度他人,本身并不是罪过。
“若见性,疑心顿除”,一旦开悟了,对于本来清净、证悟等的疑心会瞬间消失。现在之所以持怀疑态度,恰恰说明还没有证悟,不明白万事万物的真相。
虽然用了“顿除”这样的字眼,但其实初步证悟时只能断除一部分疑心,不可能立即全部消除。如同自己喝水时知道水是冷是热,不会有丝毫怀疑一样,证悟的当下清晰了解到自己心的本性,以此能解决一部分疑心;其他更为根深蒂固的疑心和烦恼,则要随着修行的提升逐步予以断除。
“杀生命亦不奈他何”,已经证悟的人,即使造过很多杀生的罪业,但这些业已经不能再控制他了。因为他证悟了因果的本质,超越了因果,所以杀盗淫妄任何业果,都不会影响到他。
自西天二十七祖,只是递传心印。
“西天”,指印度。之前禅宗在印度已有二十七位祖师,达摩祖师是第二十八祖。
“印”,字面意思是印章,诸如现在的公章、过去皇帝的印章,盖章之后任何人不得逾越。
“心印”,即大手印,它表达什么意思呢?一种解释是,证悟心的本性之后的境界,就像皇帝的印章,所有的贪嗔痴烦恼、念头都在这个境界中产生并毁灭,没有一个能超越心的本性。另一种解释是,未证悟时,任何众生的心都离不开心的本性光明,包括像地狱众生这样最恶劣、最愚昧的众生。心的本性光明如同皇帝的印章,涵盖了所有众生的每一个念头,众生的任何一念都不可能突破这个光明。
简言之,“心印”就是开悟的境界。印度二十七位祖师一代代传递的正是这个开悟的境界,或者说是心的本性。
吾今来此土,唯传顿教大乘,即心是佛,不言戒、施、精进、苦行;乃至入水火,登剑轮,一食卯斋,长坐不卧,尽是外道有为法。
“吾今来此土,唯传顿教大乘,即心是佛”,达摩祖师说,我来到中国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大乘佛教最顶尖的法——心即是佛。
“不言戒、施、精进、苦行”,不讲持戒、布施、精进等六波罗蜜。
“不言”不等于否定。如前所述,禅宗也需要持戒、布施等,之所以不言,是因为这些在小乘以及其他大乘法门中已讲过很多,无需再行赘述。实际上,达摩祖师在其他论典中对六度也曾有所提及。
“乃至入水火,登剑轮,一食卯斋,长坐不卧,尽是外道有为法”。“入水火”,外道的苦行法,其中入火是人跳入火坑中烧死;“剑”,即锋利的刀;“卯”,指早上。这句话的意思是,故意跳入水火之中;脚踩或手抓刀刃,睡在布满铁钉的木板上,让身体受伤流血;一天只在早晨或中午吃一顿饭;长时间坐着不睡觉;等等——这些形形色色的苦行都是外道的有为法。
外道希望借用这些方法,实现其升天的目的。他们认为,人轮回的原因是身体和精神造成的,毁掉其中任何一个就能摆脱轮回。为此,外道徒践行了各种各样的苦行乃至于自杀,时至今日仍有这样的行为。在佛教看来,依靠苦行解脱的想法属于邪见,因为轮回的根源不在于肉体而在于精神。只要内心拥有智慧和慈悲,就能轻松解决所有问题,包括脱离轮回;否则,再怎么折腾身体,也无非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佛教没有外道那样的苦行。佛教所谓的苦行僧,顶多是闭关修行时衣食匮乏一些,生活艰苦一点。这并不是刻意过苦日子,而是受物质条件所限,况且修行人选择把大多数时间用于修行,不愿为物质生活耗费过多的精力。除此之外,佛教没有其他的苦行。
佛教的八关斋戒虽然也是日中一食,但与外道的“一食卯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八关斋戒只是在短短几天之内守持,目的是为了节省更多的时间用于打坐修行,而非刻意追求艰苦的生活。
若识得施为运动灵觉之性,即诸佛心。前佛后佛只言传心,更无别法。若识此法,凡夫一字不识亦是佛。若不识自己灵觉之性,假使身破如微尘,觅佛终不得也。
“若识得施为运动灵觉之性,即诸佛心。”“灵觉”,心灵的觉悟,即心觉悟自己的本性。证悟之后,如果说话做事、行住坐卧等任何时候,都能安住在心的本性当中,这就是佛心。
“前佛后佛只言传心,更无别法。”前佛后佛只讲传心,不谈入水、入火等苦行之法。
这里的“心”指证悟,证悟即智慧。前佛后佛只传智慧,有了智慧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反之,盲目迷信地做各种苦行,都是缺乏智慧的愚昧之举,属于外道的邪见。佛教只讲智慧,只要最终结果是证悟,过程和方法都不重要。
“若识此法,凡夫一字不识亦是佛。”倘若认识这个法,即证悟了心的本性,那么即使一字不识的凡夫同样可以成佛,譬如六祖惠能大师。可见,证悟跟学历、文化水平的高低并没有直接关系。当然,学历高一点能更好地理解佛经,再加上深入闻思,对证悟可以起到一些间接的帮助。
“若不识自己灵觉之性,假使身破如微尘,觅佛终不得也。”如果不能证悟心的本性,纵然精进到身体碎成粉末,仍然得不到佛果。这是比喻用功的程度。我们先要找到正确的方向,再去努力才会有结果;如果方向错了,再努力又有何用?
(四)心的本质与功用
佛者亦名法身,亦名本心,此心无形相,无因果,无筋骨,犹如虚空,取不得。不同质碍,不同外道。此心除如来一人能会,其余众生迷,人不明了。
“佛者亦名法身,亦名本心”。“本心”,即心的本性。佛,也叫法身,又叫本心。三者称呼不同,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心的本性。这里的“佛”指法身佛,而非报身佛和化身佛。
关于佛的三身,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从心的本性的角度讲,将心的本性的三个部分分别称为法身、报身和化身,除此以外,不存在佛的三身,这一点在《坛经》里讲得非常清楚。另一种解释是,心的本性是法身;阿弥陀佛、药师佛、金刚萨埵佛等叫做报身,只有一地以上的菩萨才能看见;像释迦牟尼佛这样所有人都能看见的佛,叫做化身。
“此心无形相,无因果,无筋骨”。《坛经》及达摩四论中经常提到“心”,有时应理解为意识或阿赖耶识,有时则须理解为心的本性、如来藏、佛性,此处指的是后者。其实这两种解释并不矛盾,因为意识的本质就是如来藏。
这句话的意思是,心的本性没有颜色、形状、高低、长短等任何形相,没有因果,也没有肌肉、骨骼等物质。
那么心的本性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犹如虚空,取不得”,像虚空一样,没有什么可以抓取的。心的本性很难直接描述,只能将它比喻为虚空,很多般若佛经都是这样类比的。
虚空就是天空,但不是蓝色,蓝色是因为日光被散射造成的。蓝色是光,不是虚空。虚空没有颜色、形状,但是存在。假如虚空不存在,我们就没办法活动,更不可能呼吸。心的本性也是这样,它没有颜色、形状,不存在任何相。
如前所述,证悟的最低限度是体会到自己心的本性,或直接看到每个念头的本质。当一个念头冒出来,在思考的同时,它就像虚空一样没有任何实质性;又像水幕电影,只是无数水分子加上光的作用,显现出人物、建筑等缤纷景象,实际上这些包括屏幕都是不存在的。
证悟之前,我们觉得念头和情绪非常真实;证悟之后,依然是念头和情绪,但我们能看到其本质是虚空一般的空性。什么时候亲自体会到这一点,就是证悟了。若条件允许,可以请上师确认;若找不到上师,自己也可以确认。
之前讲过,关于出离心和菩提心,佛经已将其定义和标准讲得清清楚楚,我在其他书里也介绍过很多,对照自己看一下,有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一清二楚,不需要问上师。关于证悟,其实也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尤其是在《坛经》及《血脉论》的释义中已反复讲过了。什么叫做证悟?通过闻思了解到证悟是怎样怎样的,这种理论上的了解不是开悟而是解悟;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也不算开悟。直接体会到自己心的本性像虚空一样,才叫做开悟,至少是初步的证悟。
这种初步的证悟,跟大圆满的证悟相比层次比较低,但再低也是证悟,也是很有意义的。这时候,还不能立即放下所有的烦恼,需要用一定时间训练,加强证悟的力度。这样就能慢慢控制住焦虑、恐惧、悲伤等负面情绪,最后不再害怕生老病死,达到达摩祖师多次提到的“一切业拘他不得”的境界。
大家此生一定要完成四个阶段性目标:第一,有坚定不移的皈依心,否则无法进入佛门;第二,有毫不动摇的出离心,否则无法走上解脱道;第三,有坚不可摧的菩提心,否则无法迈入大乘道;第四,一定要证悟。至于世俗的名与利,我们若有福报,证悟的同时也可以拥有,并不矛盾。这四个目标此生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自己的努力。
若能实现这四个目标,离世时不但没有任何后悔,而且满载而归,将心满意足、满怀感激地结束这一次的生命旅途。虽然修行境界不够高,不知来世会投生到哪里,但无论投生到何处,我们都能主动、自然地恢复这一世获得的四种心——皈依心、出离心、菩提心、证悟心。这样的修行可谓是充满了希望!因此这一生非常关键,大家一定要把握好。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兼顾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做到个人修行与世俗生活相平衡。
还有一点,证悟以后,切记不要四处宣扬!禅宗和大圆满都说:只能说话,不能说道。可以跟别人聊天交流,但不要去讲自己的证悟体会。如果说了,修行有可能停滞不前,三年、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没有任何进步。修行人一定要低调,表面上跟大家一样,除去尽量避免杀生、偷盗等罪业以外,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私下里自己默默无闻地用功修行,这才是修行人该有的生活。
“不同质碍”。“质碍”,指物体所具有的阻碍作用,比如手不能穿过桌子,因为桌子有质碍。未证悟时,心里有各种执著,每一个执著我们都看不透,每个我们看不透的执著都会产生很多烦恼,所以说有执著就有阻碍。“不同质碍”是形容证悟之后没有丝毫执著的状态——内心像虚空一样,畅通无碍。
“不同外道”,不同于心外觅佛的外道。
“此心除如来一人能会,其余众生迷,人不明了。”唯有佛陀才彻底证悟了心的本性,其余众生都是迷人。当然了,不是一证悟立即成佛,初步证悟时还不是佛,只有彻底证悟才是佛。
此心不离四大色身中,若离此心,即无能运动;是身无知,如草木瓦砾。身是无情,因何运动?
“此心不离四大色身中”,心的本性,表面上离不开地、水、风、火四种物质所构成的身体。
此处的“心”,仍然是指佛性、光明的心。有了佛性和光明的心,才有能思考、判断的意识。意识的第一刹那在佛性中诞生;成佛时,最后一个意识又在佛性中消失。因此,我们的每一个念头都来自于法界(即心的本性),最后消失于法界,当下也从未离开过法界。
“若离此心,即无能运动;是身无知,如草木瓦砾”。心的本性是佛性、如来藏;佛性、如来藏的表面现象是阿赖耶识、意识、眼识、耳识等八识。这句话的意思是,倘若既无佛性又无八识,四大构成的身体就像尸体一样无法运动,像石头、草木一般毫无知觉。
现在我们的身体中有一个心,它的本性、本质是佛性。我们要去寻找的不是心的表面现象——情绪,而是心的本质。情绪我们随时可以感受到,一天24小时除了深度睡眠以外,它无时不在,连做梦时都在。比如,任何人都能看到一张桌子是长方形或圆形的,但这不是桌子的本质,本质肉眼看不到,必须要用显微镜。同样,我们向内心一观照,就能发现各种情绪及其变化,但这些不是心的本质。心的本质在情绪的深处。如果深入观察情绪的构成,从何处来,深处是什么,就会发现其本质“犹如虚空,取不得。不同质碍”。什么时候亲身体会到这个感觉,就说明证悟了。
“身是无情,因何运动?”身体属于无情物,为什么能运动呢?
我们说话、走路、做事都需要心的参与,这个心不是佛性而是意识。但意识跟佛性有很大关系,意识的本质就是佛性。没有佛性,就没有意识;没有意识,人的身体不过是一堆物质而已,没办法说话、做事。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