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善说海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 索达吉堪布 讲解

辛五(随喜)分二:一、随喜世间善;二、随喜出世善。

壬一、随喜世间善:

欣乐而随喜,一切众有情,

息苦诸善行,得乐诸福报。

以欢喜的心情随喜一切众生奉行消除恶趣痛苦之因的善业,积累脱离苦果享受快乐的福德。

壬二、随喜出世善:

随喜积善行:彼为菩提因。

随喜众有情:实脱轮回苦。

随喜小乘善行包括因与果两种,随喜因:欣然随喜积累作为声闻缘觉菩提之因的善行;随喜果:随喜众生真正脱离轮回痛苦获得阿罗汉果位。

随喜佛菩提,佛子地诸果。

亦复乐随喜:能与有情乐,

发心福善海,及诸饶益行。

随喜大乘善行也包括因与果两种,随喜果:随喜究竟果位的菩提与暂时果位的菩萨地;随喜因:欣悦随喜发心给众生带来安乐的如海善意以及利益众生的善行。

辛六、请转法轮: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苦惑迷众,燃亮正法灯。

合掌祈请诸方佛陀,为被痛苦黑暗或者痛苦无知黑暗笼罩而不知正道与非道的一切众生点亮正法明灯、指引正道。

辛七、祈请不涅槃:

若佛欲涅槃,合掌速祈请,

住世无量劫,莫令世间迷。

在即将趋入涅槃的诸位佛陀前合掌祈求:请佛陀住世无量劫而不趣入涅槃,不要让世间众生处于无知迷盲之中。

辛八(回向福德)分二:一、总回向;二、别回向。

壬一、总回向:

如是诸观行,所积一切善,

以彼愿消除,有情一切苦。

从前面所说的供养直到祈请住世之间自己所积累的这一切善根,但愿能遣除一切众生的所有痛苦。

壬二(别回向)分三:一、为患病者回向;二、为饥渴者回向;三、为贫穷者回向。

癸一、为患病者回向:

乃至众生疾,尚未疗愈前,

愿为医与药,并作看护士。

直至众生的疾病尚未恢复之前,我愿作为医生、妙药以及护士。

癸二、为饥渴者回向:

盼天降食雨,解除饥渴难,

于彼灾荒劫,愿成充饥食。

期盼能降下饮食之雨,消除饥渴的危难;愿我在饥馑中劫时能变成丰足饮食解除受苦者的饥渴;同样,祈愿在刀兵中劫时天降庄稼妙雨(作为人们充饥的粮食)。

癸三、为贫穷者回向:

为济贫困者,愿成无尽藏,

愿诸资生物,悉现彼等前。

为了赈济一切穷困潦倒的众生,愿我变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使各种各样的资具用品展现在这些贫困有情的面前。 Continue reading “入菩萨行论·善说海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觉醒的勇气》阿底峡之修心七要 46

《觉醒的勇气》

— 顶果钦哲法王 著

开示42

 

第七章 修心的指导

勿犯错。

要防备自己犯下六种错误或误会。

错误的耐性或容忍。有些修行者缺乏衣物,受尽风寒,外貌可怜,但仍然坚持修行。他们或许缺乏物质,但不需要我们的怜悯。眼前的不舒适是短暂的,也是帮助他们未来解脱的方法。这是一种勇气,而且不同于一般英雄的勇气。一般英雄为了毁灭对手,保护同族,在与敌人相争时受尽苦难,或被敌人俘虏,受尽折磨。

错误的兴趣。一心一意为此生累积财富、权势和享受,而不去修持佛法,也是一种错误。
  
  若欲正确修行,
  以法维护己身,
  以简朴生活维护法,
  以死亡念头维护简朴生活,
  在寂静山洞维护死亡之念。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要帮助所有如母众生,带领他们成佛。我们永远不能认为自己禅修有成、曾经闭关、娴熟仪式而自满;也不能因为会念诵,或知道一切关于修行的事而自豪。这些都是修道上的障碍。

勤修世间法而非佛法。这也是一个错误。要记得:“学习是从听闻法教而来;听闻法教可以扭转邪恶;听闻法教让我们唾弃无用的道路。”努力了解所听闻的法教是属于胜义谛或俗义谛,然后努力掌握语言背后的究竟意义,之后要全心修行。这就是进步的方法。许多“专家”尝到佛法的滋味,带着理性知识的武装,却让自己岔入歧途,不断和对手进行辩论,为的是得到世间的满足感。他们所尝到的佛法滋味,反而让他们走偏了。

错误的慈悲。在山间小屋修行的隐士,缺乏食物和温暖的衣物,为了佛法而历经各种艰辛。我们不应当怜悯这样的修行者。我们不应当操心:“可怜的修行人!他们会饿死!”反过来说,真正要可怜的是不断恶行的人,例如杀了成千上万人的军事将领,军事英雄;他们的嗔恨会把他们带入地狱道。我们应将慈悲给予那些真正需要的人。

帮错忙。如果努力让亲友享受世间的快乐和成功,而不让他们接触佛法,也是一种错误。如果真正关心他们,就应当协助他们认识心灵上师,教导他们如何修行。日复一日,要向他们指出解脱之道。好人就像能治病的树,经常接近他们,自己就能变好。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教导别人如何从商,如何欺骗他人,如何战胜敌人,他们也会变得跟我们一样不善。

不妥的喜悦。因敌人受苦而感到喜悦是不妥的。我们应该随喜任何善德,以及该欣喜的事情。反过来说,当人们从事善行,当修行者实行无数八关斋戒(29),或建造寺庙、佛塔、佛像,或印经文,我们要祈愿:“愿他们在此生及来世,能永远行善。愿他们的善行能让菩提心生起。”这是正确的随喜方式。当我们不喜欢的人被上司处罚,甚至被杀死,如果我们因此感到喜悦满足,认为他得到应得的报应,是错误的喜悦。

要走上无误之道,以上六者是要屏弃的错误行为。

(29).八关斋戒(Nyungne):与观世音菩萨有关之严格清净修行。修行包含念诵咒语、严格进食及大礼拜。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入菩萨行论·善说海 第二品 忏悔罪业

第二品 忏悔罪业

— 索达吉堪布 讲解

丁二(受持之方法)分二:一、总义;二、论义。

戊一(总义)分二:一、抉择发心;二、随发心而行持。

己一(抉择发心)分二:一、本体;二、分类。

庚一、本体:

一般来说,如果对诸位大德的论典进行详细分析,就会清楚地认识到大乘道所摄的一切心均是发心。而在此场合的发心本体,正如《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庚二、分类:

通常而言,发心从地界的角度来分,有凡夫信解行发心、不清净七地殊胜意乐发心、三清净地异熟之发心以及佛地断障之发心四种。《经庄严论》中云:“诸地信解行,增上净意乐,异熟许别义,断障四发心。”(唐译:信行与净依,报得及无障,发心依诸地,差别有四种。)从助伴、比喻的侧面来分,如《现观庄严论》中云:“如地金月火,藏宝源大海,金刚山药友,如意宝日歌,王库及大路,车乘与泉水,雅声河流云,分二十二种。”

从获得方式的角度来分,有以名相而得与以法性而得两种。

或者,从所缘境的角度有世俗与胜义两种发心;从意乐加行的角度有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两类。适应此场合的分类是最后一种。

己二(随发心而行持)分三:一、受戒方法;二、护戒方法;三、还净方法。

庚一(受戒方法)分三:一、受戒之对境;二、受戒之补特伽罗;三、受戒之仪轨。

辛一、受戒之对境:

《菩萨别解脱经》中云:“得传承、受律仪亦从守护菩萨学处真实具戒者处得受。”《菩萨戒二十颂》中云:“当于持戒具智慧,具力上师前受戒。”此论中也说:“舍命亦不离,善巧大乘义,安住净律仪,珍贵善知识。”

如果实在寻觅不到这样的善知识,就在三宝所依前受戒,这是《菩萨地论》中说的。《学集论》中云:“若无有善知识,则尽己所能观想安住十方之诸佛菩萨现前而受戒。”

辛二、受戒之补特伽罗:

虽然《道灯论》中说“恒具余七种,别解脱戒者,乃有菩萨戒;善根非余有”,但如果菩萨戒的所依身份必须是具足声闻别解脱戒者,那么清净刹土中的菩萨就成了不具备菩萨戒,并且在死亡时也会失去菩萨戒等等有许多过失,关于这些在《释论》中都有宣说。

想来,阿底峡尊者对大乘法藏了如指掌,绝不可能承认菩萨戒的所依身份必须具足别解脱戒,我认为,阿底峡尊者实际上是为了遮破当今许多人士连一分别解脱戒也不能守护却自诩具足菩萨戒以及认为菩萨戒意义微小而戒条繁多的这些分别妄念,才说必须是具别解脱戒的身份。《道灯论自释》中这样写道:“只是为宣说殊胜所依,而其他所依也可生起戒体。”由此可见,具不具足别解脱戒都可以,只要具备悲心、信心、想受戒这三种条件的有情就必定能生起菩萨戒体。

辛三、受戒之仪轨:

《菩萨地论》中没有提及说愿菩提心仪轨。

法友尊者等也认为愿菩提心并不观待仪轨。

阿底峡尊者依次造了愿行菩提心仪轨。

本论按照《释论》的观点来讲,是从殊胜补特伽罗的角度同时受愿行菩提心的仪轨。

那波瓦尊者说:“愿菩提心是发心,行菩提心是菩萨戒。”并且认为此论宣说了次第或同时受愿行菩提心的两种方法。

慧源尊者等也认为愿菩提心是发心,行菩提心是菩萨戒。

尽管众说纷纭,但在此只是稍稍加以分析,其实,愿菩提心不是依靠仪轨而生起而且不成为菩萨戒这种情况的的确确也是有的。然而,依靠仪轨而生起也不相违,如果依靠仪轨在证得菩提之前具足断除一切所断的心,那么也就成了菩萨戒。本论中说:“断尽恶心时,说为戒度圆。”

当然,行菩提心绝对属于菩萨戒所摄,不管是次第还是同时受愿行菩提心,都未尝不可,因为经论中这两种受戒方法都出现过,并且不存在以理妨害。本来,受戒的方法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在这里按照本论所讲的加行、正行与后行来受。 Continue reading “入菩萨行论·善说海 第二品 忏悔罪业”

入菩萨行论·善说海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 索达吉堪布 讲解

乙二(所入之自性)分三:一、入者所依补特伽罗;二、入者之意乐;三、趋入之方法。

丙一(入者所依补特伽罗)分二:一、宣说身所依暇满难得;二、意乐所依福德之心稀罕。

丁一、宣说身所依暇满难得:

暇满人身极难得,既得能办人生利,

倘若今生利未办,后世怎得此圆满。

如云:“地狱饿鬼与旁生,边鄙以及长寿天,邪见佛陀不出世,喑哑此等八无暇。”断除了这其中所说的八种无暇,因而称为闲暇。如云:“为人根足生中土,业际无倒信佛法,佛出世间与说法,法住入教有施主。”身为具足男根或女根的人;转生于地界中土;眼等诸根完整无缺;断除五无间罪因而使业际无有颠倒;对如来的律法有信心因而称为信佛法。这以上是五种自圆满。

佛陀现身于世;宣说佛法;因为有见谛的补特伽罗而使佛法得以住世;根据圣者的证悟而开示教言令有缘者趋入佛门;有提供资具的施主,这是指为利他众的慈悲。这五种是他圆满。

由于具足以上十种特点,所以称为圆满。具足十八种功德的这一身体实在是极为难得。《华严经·佛暖处传》中云:“遣除八种无暇亦难得,清净圆满闲暇亦难得。”这般暇满的士夫具有成办增上生与决定胜的能力。在已经获得了暇满人身的此时此刻我们务必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奉行善法。假设在这个时候没有修持有利于自他的善法,那么后世怎么能再度得到这样清净圆满的暇满人身?绝对不会得到。因此,作者教诫我们,万万不可白白浪费、虚度人生。如经中说:“莫令如此闲暇无意义。”《致弟子书》中也说:“何者得已越至生海岸,播下殊胜菩提善种子,功德亦胜如意之宝珠,如是人身谁令空无果?”

丁二、意乐所依福德之心稀罕:

犹如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

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福意。

例如:在乌云密布的漆黑夜晚,偶尔依靠闪电的外缘一瞬间能使色法昭彰显著,现得极为明显。同样,借助佛陀的威德力,有时候也能使由罪业所感处在痛苦黑暗中的所有世人偶尔萌生行善修福的智慧,而这种心态不会屡屡持久不断地生起,因而我们一定要努力生起、增上奉行善法的心念。如云:“具备闲暇圆满之双翼,亦具现见善恶功过目,然被贪图名利网所擒,岂非已入罪业之笼中?”

丙二(入者之意乐)分二:一、发心之功德;二、受持之方法。

丁一(发心之功德)分三:一、真实功德;二、具功德之合理性;三、赞叹具发心之补特伽罗。

戊一(真实功德)分二:一、共同功德;二、特殊功德。

己一(共同功德)分五:一、断除罪业;二、成办利乐;三、满足愿望;四、名义转移;五、以喻赞德。

庚一、断除罪业:

以是善行恒微弱,罪恶力大极难挡,

舍此圆满菩提心,何有余善能胜彼。

所依人身与意乐既难得又短暂,因此善法的对治也就显得十分可怜,换句话说,这种对治的善行时时刻刻都是力量微薄弱小而存在。相反,一切不善业的因缘聚合起来却非常容易,致使罪恶的力量格外强大、势不可挡,难以想象,而且接连不断产生。由此可见,现在我们就必须要具备能摧毁罪业的善法。对于弥天大罪,除了圆满智悲自性的菩提心以外,有什么其他善法能遣除得了?根本无法遣除。所以我们一定要发起菩提心。《华严经》中云:“猫眼见即能震慑诸鼠,令其无法堪忍。同理,遍知之心(指菩提心)宝明目亦能制伏一切业惑之鼠,令其无法堪忍。”

庚二、成办利乐:

佛于多劫深思维,见此觉心最饶益,

无量众生依于此,顺利能获最胜乐。

诸位佛陀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深深思维、再再观察利益众生的方便,结果发现这颗菩提心是对众生最为有利,因为依靠这一菩提心,无量众生能轻而易举获得无上菩提的殊胜安乐。

庚三、满足愿望:

欲灭三有百般苦,及除有情众不安,

欲享百种快乐者,恒常莫舍菩提心。

想要摧毁自己在三有中的千万痛苦、想要遣除其他一切有情的所有不幸、想要使自他群生普享百千快乐的人恒时也不要舍弃菩提心,因为依靠它必定能实现这些目标。

庚四、名义转移:

生死狱系苦有情,倘若生起菩提心,

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

在轮回的牢狱中被业与烦恼紧紧束缚的苦难众生,如果能生起菩提心,那么瞬间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名称上可以堪称一切如来之子,从意义上来说,成为人天世间的应礼处。 Continue reading “入菩萨行论·善说海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入菩萨行论·善说海 开头立誓

入菩萨行论·善说海 开头立誓

入行论释·善说海

无著菩萨 造

索达吉堪布 译

顶礼圣者观自在菩萨!

慈爱无余众生搅拌发心二资海中现,

不住涅槃自性三身妙云层层极密布,

普降离无我等四边戏论妙法甘露雨,

熄众惑火开利乐花净饭王子前顶礼。

仅以圣尊名号光,

传入何者耳畔中,

亦能遣除心暗者,

观音怙主前顶礼。

开示寂灭我与无我戏论胜义之法理,

己造积业为我所等世俗遣诸愚见暗,

善说抛弃自乐成办利他净行此法理,

究竟自他二利法王文殊菩萨前顶礼。

尽舍国政善开显,

稀奇佛子行之理,

弘扬佛陀教法者,

寂天菩萨前顶礼。

从彼教言莲苑中,

畅饮善说蜂蜜已,

为利持佛子行众,

我当于此释本论。

完整无缺、正确无误开明大乘道的这部入菩萨行论分二:一、论名;二、论义。

甲一(论名)分二:一、真实论名;二、译礼。

乙一、真实论名:

梵语:菩提萨埵渣呀阿巴达绕

梵语的论名译成汉语,即“菩提”为正觉,“萨埵”为菩萨,“渣呀”为行,“阿巴达绕”为入。那么,这一论名是以什么方式而取的呢?通常而言,命名的方式有以所说之义、能说之量、作用、地点、眷属、时间与比喻来命名。此论是以其中的第一种方式来取名的。取名有何必要呢?一般来说,取名的必要就是为了理解意义。《楞伽经》中云:“若不立名称,世间皆迷蒙,故佛巧方便,诸法立异名。”尤其因为此论是以所说的意义来取名的,所以诸位利根者通过论名就能够通达论中所说的大概内容。首先宣说论名,其他根基者依此也容易寻找法本。

论名用梵语的目的是为了在相续中播下梵语的种子,并说明来源可靠,加之忆念译师、智者的恩德。

乙二、译礼:

敬礼一切佛菩萨!

由于此论属于经藏的范畴,因而按照国王规定的顶礼方式,在一切佛菩萨前顶礼膜拜,这是译师所作的顶礼。

对于论义,阿阇黎善天认为:以初善、中善、后善可以包括整个这部论典的内容,按照顺序,初善即顶礼句,中善是从顶礼句到回向品之前,后善为回向品。那波瓦阿阇黎则认为,以造论之因、宣讲六度、感念恩德而作礼这三部分可包括此论,也就是说,造论之因是从“暇满人身极难得”开始的前三品,回向品宣说布施度,不放逸品与正知正念品宣说戒律度。(其余的内容在颂词中显而易见。)

本注释的分法如下:

甲二(论义)分三:一、入造论之理;二、所入之自性;三、圆满结尾。

乙一(入造论之理)分二:一、真实宣说;二、讲述宣说之必要关联。

丙一(真实宣说)分三:一、礼赞句;二、立誓句;三、示现谦虚。

丁一、礼赞句:

善逝法身佛子伴,及诸应敬我悉礼。

关于“善逝”,普明论师认为,由于善妙逝去,因而称为善逝,比如说身相善妙、善净瘟疫、善满妙瓶。断除了烦恼障等障碍后庄严逝去,遣除对真如不了知的无明等以后不退而逝去,清除一切习气以后究竟而逝去,这是从断功德的角度而讲的。善天尊者则认为,由于证悟了一切所证,因而称为善逝。总而言之,正因为善妙圆满断证功德或者趋至最胜安乐之地,故而才称为善逝。《菩萨地论》中云:“趋入殊胜处而逝,不退逝故称善逝。”这以上讲的是佛宝。

所谓的“法身”,如《宝性论》中云:“当知法身有二种,法界极清净本体,以及依彼之等流,宣说甚深种种法。”按照此论中所说,证法的法身是与法界、具二清净无漏的智慧无二无别,教法的法身是指就二谛而言的一切甚深、种种教典法门,这些是法宝。由于这些法宝对于善逝来说也是具足的,因而称“具”。

关于“佛子”,《宝性论》中云:“具信胜乘之种子,生佛与法智慧母,禅乐胎处悲乳母,彼即随佛生菩萨。”由于生在如来种性当中或者能够成为如来的继承者,因而佛子——诸位圣者菩萨是僧宝。于包括僧宝在内的三皈依处,以及虽不是大乘的皈依处,但总的来说功德超胜的声闻、缘觉、亲教师、阿阇黎等,凡是一切可堪为应礼处的对境前,作者三门恭敬作礼。

关于这样作礼赞的必要,正如《赞佛功德经》中说:“于本师善逝,虽作微供养,亦趋人天乐,得无死圣果。”作礼赞的目的就是为了成办暂时与究竟的安乐等。

丁二、立誓句:

今当依教略宣说,趋入佛子律仪法。

所说的内容是什么呢?即是趋入佛子律仪的方法。其中“佛子律仪”是指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与饶益有情戒。行持这些戒的方法通过十品来宣说。那么,这部论典是以什么方式造的呢?“依教”,也就是说,依据经论中所说的意义来造的。

若有人想:如果是经论中所说的内容在这里讲述,那就没有必要了吧。实际上这部论典是将经论中杂乱无章的内容理顺成井井有条,不清楚的内容解释得一清二楚,零零散散的内容汇集一处,并将许多典籍的内容概括起来进行阐述,由此可见并没有你们说的过失。这般宣说立誓句的必要,所有正士均不会舍弃所立下的誓愿,这样立誓就是为了使造论善始善终。

丁三、示现谦虚:

此论未宣昔所无,诗韵吾亦不善巧,

是故未敢言利他,为修自心撰此论。

循此修习善法故,吾信亦得暂增长,

善缘等我诸学人,若得见此容获益。

以前佛经等之中未曾出现过的任何内容在此论中一概没有宣说,前所未有的词藻、诗歌韵律我寂天也并不精通。鉴于这两种原因,我不是为了利益他众而造此论的。那么是为什么呢?是为了自相续串习菩提心,我才撰写这部论典的。

倘若如此,那自己了知就可以了,造论有什么必要呢?为了修习菩提心善法,根据自己平时所理解的不同而在论典中陈述,暂时也能使自己的信心越来越增上。善天尊者与普明尊者说:所谓的“暂”字说明有观待他利的意思。为什么这样说呢?万一与我具有同缘分即相同种性百般寻求菩萨行、心术正直的其他诸位学人见到这些内容,也许会有增长菩提心等利益。这样的谦虚之词能使大家了解作者无有我慢,也表明如果出现过失则请求宽恕之义。

丙二(讲述宣说之必要关联)分三:一、各自之本体;二、宣说之必要;三、如何宣说。

丁一、各自之本体:

此论的所说内容即以“趋入菩萨律仪法”这一句颂词为代表完整无缺的大乘之种性、道、果,当然主要是菩萨的所有学处。这些所说内容依靠此论而通达为必要;通达依赖于论典是关联,实修所通达的意义从而获得果位是必要之必要。

丁二、宣说之必要:

诸位智者通过了知论典具有必要等从而才会深入修学。

丁三、如何宣说:

那波瓦尊者的《入行论释难》中说:“这部论的必要等实际上通过论名就已经指明了。”阿阇黎善天说:“趋入佛子律仪法”是所说,为利益自他是必要,论典与必要是方便与方便生的关系,即是关联。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