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这些访谈记录,让无论身处何方的人,在看到它时,都能因此从心里生起对三宝的信心。
希望能够为众生走上幸福快乐之路带来一些启蒙。
Q:为了修持忍辱与慈悲心,在工作中会尽量与人温和,希望能够感动共事的人,使他们自觉做好事情。但有时对方的反应并不如自己所愿,这样一来真是觉得心里憋气,觉得还不如以往发脾气来得直接。
上师:修忍辱是用智慧来修,并不是说不论好坏、有无道理,人家怎么说怎么做,你都忍气吞声,这不叫忍辱。但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首先自己要非常明了管理的方法,这是必须的。如果这个能力不具备,员工做得好,自己就高兴;做得不好,自己就生气,事实上也管理不好企业。对方做不好,不是只有用发脾气的方式才能解决。锻炼用智慧处理这些事情,教授对方也好,讲道理也好,慈悲地与之沟通,会更加容易让对方接受。如果自己也不懂得沟通,人家做不好,一点点事就发脾气,对方如果不是学佛的,那他就更加难以接受了。
你时时刻刻要关注的是,要相信做事的这个人,他至少是为了生存而做事。没有做好的原因,可能是他缺乏这方面的智慧,才没有处理好。你的内心更应该对这样的他生起悲心,更加好地帮助支持他解决好这些问题。这样才可以感染到对方,才是真的在培养慈悲心。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