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四千问》1 前言

《八万四千问》前言

—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在我少年时,中国的现象非常神秘莫测,我从大人们那里听到各式各样的事。一方面,中国是个让人生畏的国度;但同时中国也是一个佛国,拥有一些最为重要的佛教圣地,一些伟大的帝王曾是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佛法护持者。我也是听着文殊师利菩萨在五台山化现的传奇故事长大的。

多年以后,我有几次机会访问了中国。尽管时间流逝,有关中国的悖论和矛盾给我带来的困惑却从未停止。一方面,据我有限的观察,今天中国的城市里,Prada专卖店好像比书店更多;但同时,我却在机场和火车站的畅销书柜台上看到关于精神和灵修的、特别是佛教类的书籍,这使我觉得不可思议。在这个国家,有的年轻人卖肾去换iPhone;同时,在这个国家,也有很多年轻聪明的大学毕业生能够瞬间抛弃世俗荣耀去追寻心灵真理。

对我而言,这恰好证实了佛陀说过的话——无论我们人类发明了多少办法来让事物变得更简单易行、功能强大、可测度、可称量,因无法让一切尽在掌握而带来的愤怒也永远不会消失。事实上,我们在物质上越富有,我们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就越强烈而明显。

然而,和很多国家不同,中国有着追求更高真理的传统和习惯。中国孕育了一些世上最伟大、最有智慧的人,如老子和庄子。我毫不怀疑,即便在这个物质主义的时代,在霓虹灯、摩天大楼、咖啡馆和百货商场之间,那些不安于眼前情景并想要超越这一切的中国人,会寻找一些更有意义的东西。

一如往昔,我感觉佛教将会在中国人的心灵中扮演重要角色——无论是在理智层面、在迷信层面,还是在真实觉悟的层面。我自己就是一名佛教徒,最近去西安法门寺朝拜佛指舍利的时候,我深受鼓舞,倍感欣慰。在那里,人们对佛指舍利无微不至的照料与无以复加的恭敬,即使在佛陀的故乡菩提伽耶也是看不到的。

所以我感觉佛教会在中国驻留,至少目前来说是这样。为什么不呢?如果我们所拥有的全都可量、可数、可见,那生命就没有什么意义可言了。能够拯救人类的是我们对其背后的秘密——最有力量却不可测度的心灵奥秘——的关心与好奇。而在中国道家和佛教的传承里,探索这种奥秘的传统可谓源远流长。

当我和中国朋友们吃饭或喝咖啡时,他们无论老少,都并不仅仅把我当成可以预测彩票中奖号码或香港赛马赢家的算命先生,而是以其想要探究奥秘、了解未知事物的愿望,引燃了很多场对话的火花。如今这个年代,当我们啜饮咖啡、茶或者法国白兰地时,我们极少讨论诗歌、书籍和哲学,无论是古代的还是当代的。如果我们讨论这些,咖啡和法国白兰地将会变得很有格调。伦理道德家可能会认为,喝着白兰地或者吸着雪茄烟讨论佛法是不合适的。但考虑到物质主义的力量是如此强大,我们的时间又是如此短暂,一个精神主义者可能会认为,即便我们只是在咖啡桌边零星而随意地聊上几句佛法,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本书中的问答是在咖啡馆里或足球比赛间产生的,并不是什么深奥或者能给人启发的内容。但是如果你碰巧读到它们——如果你没有什么特别殊胜的业[1],抑或你与佛法的业缘仅限于我们问答的可怜水平上——你可能会因此产生好奇心,从而更加专注地去探寻那些物质主义世界所无法测度或预测的事物。

希望至少对一部分人而言,这本小书能发挥另外一种作用。和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样,中国在不断改变。尽管信息技术的新形式激增,但讽刺的是,过量的信息供给却使很多年轻人似乎比从前更加疏离。全球上百万人正在日益激烈地挣扎,为了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给自己找一处容身之地——不仅指一份好工作,还包括找到一种办法来弄明白自己究竟是谁。为了寻求身份认同,我们甚至听说数以千计的人采取了难以想象的极端手段。因此,要指导人们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一处适当的位置,有效信息就显得日益关键。希望接下来的对话至少能够为一些正怀着热诚而探索的人开启大门。

接下来的部分是由于Tashi Colman,  Xiang Ren, Amy Ang, Jun Xie, Pawo Choyning Dorji, Jennifer Qi以及Rugor Nass的臣民Jane Wang的勤奋与坚持而诞生的,他们不仅提出问题,还承担了录写、翻译等工作。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噶陀大堪布阿松丹巴教言(6)

1、有些人以为禅修时得到境界,譬如见到空行母,或得到授记与神通等等是大圆满的证量,殊不知大圆满的行者,要以无证量的证量方是最高的证量;若认为奇特境界是证量的人那是著了魔的表现!如果你是禅修大圆满的行者,请务必放下一切境界上的执著,认识本无能取之心、亦无所取之境,如此才是真正大圆满的修行人。

2、禅修时最常出现的境界归纳起来有三种,即乐、明和无念。有的人坐禅时会出现语言无法描叙的极度舒适,全身心浸润在大乐融融之中而不愿出定;有的人会经验在一片光明之中,甚至不会因日夜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而无念则是毫无思虑的顽空;如果将这三种境相执取为大圆满的证相,修持则会停滞不前而不能如实证悟大圆满。

3、再如,有的人会停留在安祥自在的状态中,有的人虽经长时间的禅定,觉得只有一刹那间就过去了;有的人经验到天地世界一切皆空,有的人遥见到远近房舍或人物。有的人还能了知他人心意,甚至于过去未来,清晰目前,如此等等说之不尽,这些全都对解脱起不了任何作用,如果以此等来抵御生死是丝毫没有用处的。

4、有位阿格旺波祖师的弟子,也是一位堪布,一天坐在室内禅修时,清晰见到屋外满天星斗的天空,去请上师增益时,上师说:“不要执著,这对解脱来说是没有用的。”你认识的赤诚扎巴,他在山上闭关期间,坐在一棵大松树下禅修,顿然不见了所有,就连自己的身体也消失了,但摸一下却还在。后来常常出现一切皆空的境相,他禅修时又能见到印度等极为遥远城市的情形,来问我是什么情况时,只告诉他说这是毫无用处的。

5、如果一旦出现上述种种现象,那么就要即时觉悟而舍弃放下,若不能放下,则要高呼: “呸”字,若还放不下,就要马上停止坐禅,好好地睡上一觉再起来禅修。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