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敦珠法王自传》10-11岁

《一世敦珠法王自传》

— 索达吉堪布 译

10-11岁

 

10岁

在我十岁龙年的春季三月初五的晚上,一个说“我是单坚多吉列巴”的人,身着居士装束、头戴一顶萨帽、骑着一头白狮子来到我的对面,他说:“你前世有缘的上师深得人心而应邀,于五月十四日那天到来,你要满怀喜悦想办法到他面前去。”说完又无踪无影了。

五月初七的晚上,我梦到一个周身火红的人骑着一只具有风翅膀的火大鹏来到我对面的空中说:“奇哉!以往愿力、善缘聚合的你和我从切穹译师那时起直到现在,一瞬间也不曾分离,我是你生生世世的护法神,这个月的十四日那天你的舅舅莫杰来叫你去,你要去他那里。”说完就不见了。

在十四日那天舅舅果真来了。我连忙对爸爸妈妈说:“我做了一个梦,有人告诉我十五日必须跟舅舅去。”

妈妈说:“丢东西等没办法断定的所有事情,这个孩子做梦所说的都没有错过,还是要送他去吧?”

爸爸也说:“这一点倒是不假,可这孩子太调皮、太淘气了,会不会招来横祸?实在让人放心不下。假设非去不可,那必然要学成了精通文字者。”

舅舅却不以为然地说:“不管学文字也好,没有学文字也好,难道还不是会成为我们的一家之长嘛。”

第二天,我被舅舅带回了家。到舅舅家住下以后,就需要勤勤恳恳地放牧、干活,在那期间,我将他家的锅呀、罐呀、盆呀,还有马镫之类的所有东西,统统用箭穿漏、弄得稀烂。

外祖母和阿姨两人都说:“这孩子真是中了独角鬼魔,如果学一点文字,看能不能当个出家人?要是出不了家,做在家人,那么肯定是害人害己。”

舅舅也赞同地说:“还是需要这么做。”

11岁

当我到了十一岁,也就是蛇年十月初一那天,我被领到嘉扬上师跟前去了。当时,上师满心欢喜,笑容可掬地抚摸着我的头,给了我一些糖果,说:“昨晚我做了一个好梦,今天也出现了可喜的觉受,他会不会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好僧人呢?当然凡夫人不具备无漏的神通,都将梦境觉受执为殊胜,如果他们是真的,那我的梦也一定不假。”说毕,就教了我三遍三十个藏文字母,随后替我发了三遍愿。从此之后,上师开始摄受并教我文字。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觉醒的勇气》阿底峡之修心七要 17

开示13

相对菩提心


如果我不把自己的快乐送给他人,

以换取他人的痛苦,

我永远无法成佛。

甚至在六道轮回之中,快乐也会从我身上飞离而去。

当我们能够关心他人,一如关心自己,能够忽略自己,一如忽略他人,我们将觉醒。即使我们必须停留在六道轮回中,我们也能够远离悲苦。如我所说的,当伟大的菩萨布施自己的头和四肢时,他们完全没有因为失去它们而感到悲伤。

 

在过去生世的某一世中,佛陀曾是一个君主,习惯毫不后悔地给予所有的财富。任何人只要向他乞求,他从不拒绝,因而声名远播。有一天,一个邪恶的婆罗乞丐来到他身前,对他说:“伟大的国王,我的样貌非常丑陋,而你是那么的俊美,请把你的头给我吧。”国王答应了。他的王后和大臣一直担心他会做出这种事情,赶紧用金银财宝制作出数百个人头,供给这个乞丐。

“拿去吧,”他们向乞丐祈求,“不要向国王要他的头。”
乞丐回答:“珠宝做的头对我来说没有用处,我要的是人头。”他拒绝取那些珠宝人头。
他们无法打消他去见国王的念头。

国王对他说:“我拥有儿女,王后和一个国家,但我对这一切都不执着。到花园的瞻波伽花树下,我会把头给你。如果我今天能把头给你,将是我第一千次完成菩萨将头布施给他人的事业。”

到了树下,国王脱下衣服,把头发绑到树枝上,切下自己的头。此时,黑暗笼罩大地,天空传出众神哭泣哀悼的声音,声音大到连地上的人都听得到。王后们、王子们、大臣们,全部都哑口无言,倒在地下。接着众神之主因陀罗现身说:“国王啊,你是一位菩萨,你甚至连头都布施给他人。在此,我带来诸神的再生甘露,让我替你涂上,恢复生命。”

国王确实是一位菩萨,就算他的头被切下来送走了,他的心仍然存在。他回答,他不需要因陀罗的再生甘露,因为他能够透过祈请的力量,换一个新头。

因陀罗请求他如此做。国王说:“倘若这一千次在瞻波伽花树下布施自己头的行为,都只有一个利他的目标,而不带有任何利己的动机,完全没有悔恨,那么愿我的头复原。倘若我的动机中掺杂后悔、邪念,或并非纯然利他,那么愿我的头如此被斩断。”国王才刚说完,肩膀上就出现一个新头。和原先被婆罗门带走的那个一样。王后、王子、大臣们欢呼,并依据佛法治理国家。

对于那些能够如此布施的人来说,根本没有痛苦。证悟的上师们、菩萨们来到世间利益众生,即使因为人们被强烈的贪、嗔、痴捆绑,面临困境和障碍而忽略了他们,他们也从未生起放弃的念头,完全没有任何愤怒或怨恨。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一世敦珠法王自传》8-9岁

《一世敦珠法王自传》

— 索达吉堪布 译

8-9岁

 

8岁

我八岁的一年是虎年,在五月十五日的当天,我和我的妹妹,还有邻居家的小女孩结伴沿着色达河去玩,没想到河水暴涨,溅起浪涛,翻来滚去。我一眼看见在波涛的交界处有一块又高又大的磐石,便想到那上面去,正在这时,看到彩虹光道犹如铺开的氆氇一般,于是我就顺着虹道走去,那种感觉就像走在地上一样。

当我坐在磐石上面的时候,阿哦·塔新和索波·色热两人骑着马来到河边,他们惊呼“糟了、糟了”,口里还骂骂咧咧的。

色热说:“我们俩跳下水里去救人还是怎么?”

塔新说:“绝不能去送死,这个孩子是被鬼带走的,看来必定要有个人葬身水中了,我们还是去通知他的家人吧。”

他们刚一离开,我就像水鸟一样渡过河到了岸边。

我回到家时,前面的那两个人说:“这孩子是恶魔附体,所以做大型的驱魔佛事,这一点相当重要,还要打打卦、算算命。”说完就扬长而去了。

 

9岁

我九岁那年是兔年,在冬季十月初七的晚上,一位身穿蓝色衣裳的空行母娓娓地说:“孩儿,你明年必须前往西北方,去拜见莲花生大士的真正化身嘉扬上师,他是阿阇黎南卡酿波的转世,在他面前学习文字,渐渐地,必定会给你带来快乐安宁。”说着将一个美妙、可意的天灵盖赐给我,我发现里面盛着甘露,便一股脑地喝完,那时周身出现乐融融的感受。那位空行母乘着太阳的光线而消失在蓝天里。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觉醒的勇气》阿底峡之修心七要 16

开示12

相对菩提心

首先,我们要把相对菩提心的修持当作一种禅修,然后再讨论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针对禅修,本续说我们应该:

修习自他交换;

“自他交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修行法门。如伟大的寂天菩萨所说:

    任何希冀快速成为自己与他人的依怙,
    应当从事此殊胜之秘密:
    设身处地为他人,并将一切施予彼。

我们非常重视“我”、“我自己”的概念,接着又把范围扩及“我的”身体、“我的”心、“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我的”兄弟、“我的”姐妹、“我的”朋友这些念头之上。我们忽略了“他人”的概念。或许我们真的对乞丐很慷慨,分送食物给需要的人,但事实上,我们对他们的关心不如对自己的关心。我们确实应该关心他人,而且正因为我们现在能够忽略他人,我们也应该能够忽略自己。此即菩提心开始生起的方式。这是菩萨极秘密的诀窍。此刻,菩提心尚未在我心中觉醒,因此我感到非常幸运,能够依着这个法本来向大家说明。

如果透过聆听这次“修心七要”的论释,而认识到菩提心的重要性,这将成为我们未来证悟的正因。在八万四千种不同法门之中,珍贵的菩提心是其精髓。只要听到这样的开示,即使是生性嗜杀作乱的邪魔,也不可能不生起正面的念头!在过去,西藏东部的康区充斥恶鬼邪灵,这也是巴楚仁波切不断对弟子讲解《入菩萨行论》的原因之一。不久之后,那个地区不再有鬼魂出没,至少没有鬼会作乱!此即菩提心的潜藏力量!

⑩ 寂天菩萨(Shantideva,690-740):著名的印度上师,出生于皇室,那澜陀大学的僧侣。著作丰富,最著名的是《入菩萨行论》。

⑾ 邪灵:佛教从最早就认为有非人的“灵”,人们无法透过一般感官来辨识。尤其在西藏传统中,经常提到邪灵、鬼魂等等,并有复杂的体系来为鬼灵分类。根据不同的情况,也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说法认为魔是众生,在六道轮回中受苦,无法解脱。于是,如本书经常指出,他们成为我们生起慈悲的适当对象。另一个传统观点认为,这是一种拟人化的心理能量,更接近现代西方心理学所谓的精神分裂和情结。换句话说,这些都是自己的心和业所创造的。堪布俄旺·贝藏(Khenpo Ngawang Pelzang)曾说:“我们所称的魔,并不是那些张大嘴巴瞪着我们的东西。它就是阻止我们超越痛苦,妨碍我们达到解脱境界,并创造轮回中所有烦恼的一切;简而言之,它就是任何伤害我们身心的事物。”

⑿ 巴楚仁波切(Patrul Rinpoche,1808-1887):乌金·吉美·秋基·旺波(Orgyen Jigme Chokyi Wangpo),又名卓千·巴给·祖古(Dzogchen Palge Tulku)或札·巴楚(Dza Paltrul)。一位极为尊贵的上师,出生于东藏康区。他在当代所有最伟大的上师跟前学习,然后成为流浪隐士,住在山洞中或森林树下,既没有寺庙,也不拥有任何房屋。他不断禅观爱和慈悲,他认为这是心灵修行之根。他是菩萨道活生生的代表,被视为寂天大师的转世。他的学问渊博,具有完整的记忆力,是藏传佛教各门各派敬重的修行者。他后来成为“利美运动”——十九世纪开始的不分派运动——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普贤上师言教》是其最出名的著作。

⒀ 《入菩萨行论》(Bodhicharyavatara):寂天大师的伟大诗歌,涵盖大乘哲学和菩萨道的全体面向。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一世敦珠法王自传》7岁

《一世敦珠法王自传》

— 索达吉堪布 译

7岁

 

我七岁的时候是牛年,人们在做新年饭,我出去到高高的山冈上。这时,从空中出现一道彩虹,直射我的对面,顺着彩虹之道,说是持明龙钦绕降、身着比丘装束、相好庄严的一位童子来到我面前,给了我两粒会供丸。当我吃的时候,觉得味道香甜,品尝过程中,身心都沉醉在安乐之中。当时,我的心中浮现出这首歌,于是顺口唱了起来:

“诶!如果你向往快乐幸福的地方,就在上面的兜率天上,那是禅定稳固的结果,假设能够修行,它并不遥远。

永恒不变安乐的源泉,清净空行刹土,那是甚深生起次第的结果,假设能够修行,它并不遥远。

自现真实的密严刹土,那是真正的法身佛地,自证获得自在的大圆满法,它并不遥远。

奇哉真稀奇!我的唯一父亲龙钦绕降,今天得以相见,赐给我享解脱丸,空乐的美味令我心醉,如今已是解脱道的开端,前世结缘的诸位男女具缘道友,相续中修行善法,很快就会踏上解脱之道。”

我唱完这支歌,所有的会众都欣然随喜,倍感稀奇!

在同年的十二月十五那一天,我到“坡擦”的山坡上,用镐挖风化石,在这期间,碰到一块小磐石,于是我就用棍子再三往上撬,结果把它抛出去了。当时,山缝里面五光彩虹的璎珞缭绕,其中有美妙、动人的五色明点的范围内一位庄严的比丘,身穿法衣、肩披袈裟,一手结说法印,一手结定印,双足半跏趺坐,他面带笑容地说:“打开我的门干什么?我与世隔绝在这里已经住了三千年,你依靠往昔的愿力才得以见到我。即使没有见到我,但只要看到我的这个住所,就必定无疑证悟甚深空性义,因此该值得高兴。我不住法界,万法皆五蕴,五蕴缘起法,一切观空性。”说完就从我的视野中消失了。

随后,我的爸爸和邻居家的嘉擦两人来喊我,当他们看见那个窟窿时吓了一跳,惊惶失措地说:“哎哟哟,竟然把山体掀开了,这肯定不是好事。”说完便手忙脚乱地用大量的石头和土把洞穴的口填上。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