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四千问》69 佛教与现代教育,艺术及社会(8)

《八万四千问》佛教与现代教育,艺术及社会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我们的孩子正在忘记自己是人。

 

17. 仁波切可以谈谈艺术吗?个艺术家,如画家、乐家、作家、歌和舞者怎样才能有创造,我的意思是,灵层的创造?佛教在这方面能提供什么帮助吗?

不仅是艺术,甚至政治、经济以及其他一切——当我们怀着正确的动机去开始努力的那一刻,我认为就已经是一种成功了。成功不能以完成的工作来衡量,而应该用是否以正确的动机开始来衡量。如果一项工作以正确的动机开始,即使连百分之一都没有完成,大乘佛教也会把它视为是成功的。不管怎样,“工作完成了”是什么意思呢?工作永远也做不完,而且也不应该做完。所以我认为艺术家、喇嘛、僧侣、政治家、警察、护士和军人——所有人都必须努力让自己的工作和正确的动机相吻合。什么是正确的动机?基本上,正确的动机是以自私自利的心减弱了多少、利益他人的心增长了多少来衡量的。“他人”指的不仅是你自己的侄子、表兄、儿子和家人,而且还包括整个村子。甚至不止你的村子,而是你的国家。甚至不止你的国家,而是整个世界。应以这样的方式去从事艺术和其他所有的事。

除了那个基本的动机,艺术还扮演着一个很有力量的角色,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怎样用非常有限的工具和语人来表达和说明事物。例如,我们用有限的方法试图表达自己的爱。而爱是如此深刻,如此无限。当爱发生时,某种非凡的事情就发生了,难以衡量、估价和量化。它可能只持续很短的时间,但当发生时,就好像打哈欠时你感受到满足的体验。有某种感受,如此当下、如此生动,却不是你可以表达的。

这是一个例子,说明艺术,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比有限的语人和工具更能描绘我们的体验。在我们的生命中,有这么多有价值的事值得去表达,可以给不仅几个人而是很多人带来利益。我相信艺术可以帮助我们表达这些。

18. 有了正确的动机,我们怎样才能更有创造

很难。因为有创造性意味着从我们习惯的区域中走出来,那会很不舒服。如果要完全走出这个区域则更加困难。如果你的艺术是为了和别人沟通,在那个区域之外,也许没有任何能与你沟通的人。所以,这种情况就像是一只脚应该在界内,而另一只脚应该在界外。没有太多人会想要处在这样的境地。

一个人还需要非常诚实才能有创造性。诚实是困难的,因为我们习惯于不诚实的思考。我们受到这么多禁忌和压抑,而压抑会让你的创造性陷于困境。哪怕只是为了部分的有效沟通,你也必须屈从于其他人的沟通方式,然而,与此同时,你还想让他们知道些他们尚不知道的事情。那总是困难的。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八万四千问》68 佛教与现代教育,艺术及社会(7)

《八万四千问》佛教与现代教育,艺术及社会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我们的孩子正在忘记自己是人。

14. 您对卖淫有何看法?

我们人类世界里有这么多偏见。对卖淫一类的事,我们怀有非常奇怪的偏见。同时,我们很尊敬律师和政治家这种职业。可很多时候,我们真的不知道是谁在做不道德的事。

我反对强迫卖淫——事实上不仅是卖淫,任何被强迫的活动都是痛苦的因,是不人性的。对这个问题我很难给出一个黑白分明的答案,但是我愿意这样思考:一个雄心勃勃的医生甚至开药方时也可能在卖药,为了赚钱,他可能会告诉病人购买超过实际所需剂量的药。即便实际上并不是真的需要,病人却没有选择,只能按方服药。再来看大街上一个绝望的妇女,即使并非受人强迫,然而她出卖自己的身体,诱惑并利用人们的情感。有时候我们得坐下来想想,哪一个更糟糕。或许它们同样糟糕。

15. 您对毒品有什么看法?

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毒品。在佛教里,任何能让你迷醉或者改变心识状态的外部物质都是不建议使用的。不用说,很多这种药物对你的身体、心智,乃至最终对家庭和社会都是非常有害的。

但我们也得考虑其他一些事情。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酒精都是被社会接受的,往往成了某种惯例,甚至名垂青史。有时我想,如果有研究指出多少人的身心因为酗酒和抽烟而受到伤害,并与毒品进行比较,将会很有意思,因为我怀疑那并不比滥用毒品带来的伤害小。如果其他毒品被禁止了,那么或许点燃一根香烟或举起一杯香槟以及推广这些的广告也同样应当被禁止。

16. 您对堕胎和避孕有什么看法?

我无法告诉人们不要有性行为。对于已经受戒的和尚或者尼师,显然⽏庸赘人,他们不该有性行为。对于其他人来讲,我们不应该鼓励拥有不固定的多个性伴侣,不仅是从精神角度,也是从健康的视角。

那些怀孕并想堕胎的人曾经问过我很多次,他们该怎么办。如果你问的是佛教徒关于堕胎的立场,那么直截了当地说——从根本上你是在杀人。事实上,你在杀害自己的孩子,所以业报非常严重。

从实用性出发,我建议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在寻欢作乐前应该非常谨慎,以便不让别人怀孕,或者不让自己怀孕。让一个在你身体里成长的生命夭折,这个事实可以如影随形地困扰你很长时间。如果是你自己要被流产掉,你会怎么想?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八万四千问》67 佛教与现代教育,艺术及社会(6)

《八万四千问》佛教与现代教育,艺术及社会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我们的孩子正在忘记自己是人。

11.有的试图把基督教和佛教结合在起。仁波切对此有什么看法?

那是毫无用处的,非常愚蠢,而且是同时剥夺了两个传统。首先,你肯定不能把佛教加入到基督教、伊斯兰教或者其他宗教里去。我不是在说佛教更好——它只是不同。事实上,这些独特之处正是人类的财富,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见地、哲学和宗教以供选择。向左与向右不能被合并为一个方向,否则你哪儿也到不了。你应该选择一个方向,并尊重那些往另一个方向走的人。

12. 中国年轻的佛教徒应怎样帮助佛教成长,您对此有何建议?除了慈善活动,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佛教的力量来源于对思辨与批判性思维的珍视。一直如此。如果你了解古代那些伟大的大学,比如那烂陀,就会很清楚,佛陀本人提倡批判性思维。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地方,人们始终不应该忘记这一点。对于佛教的存续来说,对思辨与批判性思维的这种承许可能比慈善活动更加重要。与布施免费汤羹的寺院相比,我更喜欢一个有正规学术课程、能够学习批判性思维的寺院。

正如我之前所说,年轻人应该认识到,成为佛教徒不一定意味着必须成为僧侣,或者放弃拥有的一切去加入一个寺院。他们仍然可以听摇滚、跳舞、享受生活。当然,成为佛教徒以后,即便可能没有能力帮助他人,但至少要努力做到不伤害别人。他们可以继续自己的职业生涯,同时追随佛法。认识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13.现在,我想问您对些有争议的事情的态度。先,您对同性恋者有什么看法?

我个人对此没有看法。如果你问我佛教对同性恋的看法,那我只需要重复我以前说过很多遍的话——佛法的主要目标是真正地了解真理,并从错觉中得到解脱。错觉的意思是,看到幻象却以为它是真的。从这种错觉中解脱是最重要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我不认为性取向会带来很大的不同。我也不能说一个异性恋者比同性恋者有更多的机会了悟真理。事实上,同性恋者往往要敏感很多,这也可能对他们的精神旅程有些帮助。

但是我们必须记住,和其他所有宗教一样,佛教也是通过文化的媒介来传递的,所以一种对同性恋者有偏见的文化可能会把同性恋诠释为不道德的。但这是人类文化的问题,和佛教没有关系。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八万四千问》66 佛教与现代教育,艺术与社会(5)

《八万四千问》佛教与现代教育,艺术与社会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我们的孩子正在忘记自己是人。

 

9. 为什么您认为中国对佛教很重要?当代中国在寻找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时,应该如何从佛教中受益,对此您有何建议?

我说得不一定对,但是我认为不仅是现在,即使是在历史上,中国也可能是唯一或者说是少数几个佛教进入到草根阶层的国家之一。在这少数几个国家中,中国是在社会层面接纳佛教的最大国家。即使在佛教诞生的国家——印度,佛教也从未真正进入到草根阶层。

同样,传统上中国是佛教最慷慨、最有力量的护持者,或许甚至超过戒日王[1]、阿育王[2]迦腻色迦王[3]加在一起。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题目。

当然,有些地方声称自己是佛教国家,比如缅甸、不丹和斯里兰卡,但佛教的规模却很小。当我谈到佛教融入到社会的支柱和基因里,融入到草根阶层的DNA里,我的意思是,中国甚至在“文化大革命”最高潮的时候,最为反对宗教的人也会喝一种叫做“铁观音”的茶。而在印度,我从未见过哪道菜品或茶品以菩萨的名字来命名。

或许这看起来没那么重要,但是这些事总是可以引发一个问题。有一天人们会问:“谁是观音?”伴随着这个简单问题背后的哲理,你会发现自己正处于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世界里。

中国有些新现象,我认为真的很好。过去的中国佛教徒可能更加重视虔诚心,但现在的中国人更具批判精神。然而即便带着所有这些批判性的思考,中国人对佛教还是感觉很熟悉、很亲近。佛教正在中国盛行。

中国能够从佛教智慧中得到很大收获,同样,佛教也能够从中国受益很多。佛教曾经受到、而且还在不断受到来自西方、基督教和穆斯林的不公平对待。佛教徒从不作声。任何一个西方记者,甚至眼睛都不眨一下,就可以画卡通漫画来嘲弄佛陀。在“佛吧”里有大佛像。在巴黎,我看到有餐厅用手托乞钵的佛像来摆放菜单。你听到过佛教徒的强烈抗议吗?我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大声疾呼,只是说,如果在美国有五个参议员修行佛法并且成为公开的佛教徒,那将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有五个佛教徒参议员,我认为现有的模式就会发生变化。至少,在理智的层面,人们会谈论爱和慈悲,这是很重要的。这里我不是作为一个精神主义者在说话,而是一个盲目捍卫佛教、想要看到佛教在更加世俗的层面成长的人。

10. 最近有西研究者预,三年之内,中国将拥有世界上最的基督教社会。仁波切对此有何看法?

作为佛教徒,我深信因果。当因缘聚合,结果就会发生。所以如果某些因与缘在中国聚合,这个预言很可能成为现实。毕竟,阿富汗、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这些伊斯兰教主导的国家曾经都是佛教国家,而现在那里却找不到佛教的痕迹。

与此同时,谁会想到像佛教这样一个有两千五百年之久历史、看似古老的亚洲宗教会在欧洲和美国兴盛呢,但事情就是这样。事实上,佛教在知识分子与思想者当中更加流行,这些人不单有信心,而且很喜欢思辨。

对我来讲,这非常鼓舞人心,因为佛教没有强迫人们成为佛教徒的传统。事实上,佛教徒从未以宗教的名义或者为了把别人转变成佛教徒而发动战争。佛教也未用赠送毯子或者建立医院的方式来引诱或者贿赂其追随者。确实,佛教贫穷得甚至负担不起这些。

所以目前西方知识分子和热爱思辨的人们大量皈依佛教的现象是值得佛教引以为豪的,因为这意味着思想者和受过教育的人们决意寻找正确的、真理的道路。如果基督教或者其他宗教在中国兴盛是因为中国人用思辨和理智选择了自己生命的答案,那么这真的很棒,并且值得称道。

但我发现自己认识的中国人都很有个性,而且很实际,因此我个人认为,相比之下,他们会和提倡“你是自己的主人”的佛陀教法更加亲近。

  • [1] 戒日王(Harshavardhana/Harsha,589-647):印度戒日王朝国王(606 – 647年在位),戒日王朝的建立者,印度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为中国人所熟悉主要是玄奘西游的缘故,而单就印度历史而人,他也是最具影响的帝王之一。
  • [2] 阿育王(Asoka,公元前304-232):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公元前269-前232年在位,佛教护法名王。早年好战杀戮,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和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区,晚年笃信佛教,放下屠刀。阿育王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为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以及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3] 迦腻色迦王(Kanishka):古代印度贵霜王朝国王。正如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一样,迦腻色迦王信奉佛教之后对佛教大力护持,在佛教史上被称为护持佛教的转轮圣王。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八万四千问》65 佛教与现代教育,艺术及社会(4)

《八万四千问》佛教与现代教育,艺术及社会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我们的孩子正在忘记自己是人。

7. 从您的度来看,母和孩之间完美的关系是怎样的?您可否谈谈年轻应该成为怎样的母?佛教可以帮助改善家庭关系吗?

或许我有偏见。本身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会说,如果孩子们在佛教的环境中长大,父母都是修行的佛教徒,家里有佛像,他们闻思佛陀的教授,经常说些“爱”、“慈悲”、“宽容”和“智慧”之类的词,这肯定会有效果。至少比像阿富汗那样的地方好得多,在那里人们谈论的全是枪,还没有AK47高的孩子却背着AK47步枪。

当然,这是非常个人的看法。我不是说仅仅因为生活在佛教家庭,孩子们就可以成长为很好的人。事实上,不要强迫你的孩子成为佛教徒,这一点很重要。开放性的精神以及不把自己的见地强加给他人,是佛教徒引以自豪的事,也是佛教的方便之一,应该要保持下去。

8. 尽管如此,仁波切您会认为不信仰佛教的就没有希望吗?

不是,他们作为人并不是真的没希望,特别是有其他很多同样深刻而优秀的宗教,比如耆那教和印度教的几个流派。对中国来说,受到道家哲学和智慧影响的人们是这个国家的希望,因为道家敢于讨论超越了这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