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九、智慧品 一
— 索达吉堪布
久远之前,有一大国王统领赡部洲,名为普喜,他拥有五百王子。大王妃随后又生一子,此子遍体金色、发呈碧蓝、手掌生有千辐轮相、左脚掌有宝马花纹、右脚掌有宝象花纹,因太子具有如是福德,故被命名为镜面。当普喜国王病危之时,诸大臣询问国王道:“如此众多太子中,我等将为谁行加冕大典?”
国王就将继承王位者所应具备之条件一一道来:“具备十相者方可继承我王位。何为十相?即:身为金色;头发碧蓝;双手生有千辐轮相、左脚掌有宝马花纹、右脚掌有宝象花纹;穿上国王衣服后正合身、坐上国王坐垫后颇具威德;深得小国民众恭敬、承侍;诸王妃、众眷属对其欢喜、赞赏;在天尊像前欲行顶礼之时,天尊像反对其顶礼恭敬;以其功德、福德力能令天降七宝雨以满众生所愿;为大王妃所生;了知外伏藏等六伏藏。如具备此等十相,则可为其行加冕大典。”国王言毕即离开人世。
诸大臣和众太子集中后,众人开始鉴别从大太子至最小太子之间到底谁能具足十相。结果除镜面太子十相皆具外,其余太子无一具足所提要求。众太子性格皆为粗暴、野蛮、鲁莽,唯有镜面太子性情调柔、寂静,特别是他非常擅长以智慧解开众人深深疑惑。普喜国王曾言能当上国王者必得了知六伏藏,而其余太子则对六伏藏全然不知。镜面便为众人解释道:“所谓外伏藏乃谓阶梯外面;内伏藏是指阶梯内部而言;内外伏藏则在阶梯下部;树顶伏藏即指中午时分、国王居所旁大树阴影所覆盖之地域;山顶伏藏即在国王沐浴水池中、一大石板下方;河边伏藏即位于家中排污管道出水孔处。”大臣们按其所言一一观察、验证,结果果然分毫不差。
众人便为其举行加冕大典,十五日这天,当太阳照耀大地之时,一由旬半大小之千辐金轮恰于东方开始出现。镜面国王立即发愿道:“如我能成为具福德之国王,则愿金辐轮现在我眼前。”刚刚言毕,金辐轮即从虚空来至国王面前。此金辐轮上拥有七宝:大象宝乃来自寻香山,背脊为如意宝所严饰,国王骑上它,半天功夫即走遍四大洲,若此大象宝步行行进,则其足踏之地皆变为金沙;绀马宝则呈现蓝色,马鬃、马尾又俱为红色,它本身就能降下七宝,国王骑上它,一顿饭功夫即可绕转整个四大部洲,且不会感到丝毫疲倦;如意宝则无论白昼、黑夜都散发光明,光芒遍达一百二十那由他距离,在此范围内,它可降下七宝雨以满众生所愿;玉女宝性格善良,美丽非常,能满国王所欲;施主宝则任何时候都可赐予众人所需,且享用不尽;大臣宝只需看上一眼即能将国王所需四种军队备齐,且令其具无比威力。
具足如是七宝后,镜面国王居安思危想到:此乃我前世福德所感,如今我更要好好继承王位、主持国政。想到这,他就穿上香水薰制过之崭新衣物,手捧香炉、膝盖着地,面向东南西北方恭敬顶礼,且祈愿道:“四方圣者,请接受我祈请并降临此处。”
如此祈祷后,四方缘觉每方两万、共八万名一时齐来王宫,国王与大臣即用四种资具供养、承侍,国王还下令让所有小国之人亦供养缘觉。以此供养善根,众人死后皆转生善趣天界。

镜面国王智慧超众,他曾成功解决过持棒婆罗门诸多疑惑。持棒为当地一贫穷婆罗门,某次曾向其他施主暂借过一头牦牛,役使完毕就欲将之再送还施主。当时施主正在用餐,持棒便将牛直接放于院中,结果牦牛最后却溜出家门逃跑而去。施主食毕,再找牦牛已是难觅踪影,于是他就找到持棒责难道:“我家牦牛现在何处?”持棒据理力争:“早已将牛送还与你。”施主自然不答应,理所当然一直追逼持棒不放,让他交出所借牦牛。持棒只得坚持说道:“牦牛并非我有意走失,我确已将其还给你。”
争执不下之时,二人便协商说此事必得到具智镜面国王那里寻求解决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