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九、智慧品 十
— 索达吉堪布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转生为一知吠陀仙人,精通一切论典之词句、意义,且具神变及威力。他以外道行持而获离贪境界,并寿长九万年。中有八万年都未安眠榻上,真可谓衣不解带、夜不就寝。他从不贪著昏沉、睡眠,心中整日思维众生痛苦因何产生。后来他知道除无明外再无别种根源,正因无明而产生轮回。若通达无明本质,也即可谓灭尽轮回。
正当其如理观察之时,净居天八万天人一齐在他面前虚空中现身。众天人对他如理作意赞叹不已,且同声念诵三遍如是偈颂:“狮为兽中王,岂能有畏惧,智慧如狮心,导师汝似狮。吾等八万众,诵偈如狮吼,各个恭敬汝,合掌又顶礼。十方世界刹,无量佛陀尊,显现汝心前,汝已守此刹。大象及骏马,难驯又难依,众中最殊胜,人中胜导师。往昔诸如来,所有众功德,汝皆已具足,必得佛陀果。”
知吠陀仙人受众天人礼赞之时,将心安住下来后想到:他们所谓之佛刹何时方能现前?净居天天人此刻又说道:“好朋友,你以心之显现力可现前十方世界不可思议诸如来刹土。”听天人如是讲罢,以此善根力加持,他自然跃升至七多罗树高之虚空,并顿时目睹十方刹土。种种刹土中,有些刹土中之佛陀正在降生,有些刹土中之佛陀正迈步,有已出家之佛陀,亦有已成佛者,还有佛陀正转法轮,尚有入于寂灭、入无余涅槃之佛陀,他并且听闻如来说法妙音。
然后他告诉净居天天人道:“往昔轮回边,无法衡量之,以无明而舍,寂灭菩提道。为获菩提果,吾等当发心。”说此颂词后,他以自身光芒照触无量众生,令其皆获不退转果位。
又释迦牟尼佛曾为善住仙人,具善法等持。他经常都在思索:菩萨以何学问方能究竟善法等持?若能了知一切万法本体为空,才算究竟等持,因一切法均远离所作故。当其从定中出定后,就开始前往各地为众生宣说此理,以期众人都能通达空性之道并因而放下勤作。其后有无量众生因闻听他法语而获无生法忍。
释迦牟尼佛转生为无著识菩萨时,具无性等持,后又获一切诸法无有本性等持,并于二十四中劫中以诸神变足精进修持。他后又前往无量佛刹,于二十中劫中为众生广宣无性等持法门,令无量众生皆趋入无生法忍之道。
释迦牟尼佛又曾转生为无障见心仙人,以外道法门而远离贪欲,并具神通、威严。他去寂静地观修时总在想:何为法?何为障?最后他自己得出结论:一切法均无有,一切障碍均不存在,因万法本体就为空性。正如虚空无法障碍虚空一样,因虚空本身即无实体。得到定解并从定中出定后,他向众生开示道:“诸位朋友,一切法本体为空,既如此,我等又能以何法障碍何法?”在其宣说后,诸法本来为空之音声便借风势散播向四方,令无边众生均得以听闻,并皆获无本体等持,且均生起无生法忍之境界。

当摧敌国王执政时,利乐如来正出世传法,在其菩萨眷属中,释迦牟尼佛彼时转生为信力菩萨,一直赞叹大乘功德。有一些不喜、不愿住于轮回中之声闻乘比丘,他们经常说:“前际无边无涯之轮回有谁愿住?”并以此与大乘佛子展开如理如法之辩论。
信力菩萨则对其说道:“诸位长老,不知你们是否具体知晓众生过去长陷轮回中时所遭受之剧烈、难忍痛苦?”他们纷纷回答说:“不大清楚。”信力接着说道:“正执著于法时有何畏惧?你们对过去之事不愿观察,对未来又妄加观察。诸位长老,舍弃已逝之事、一心只想未来之事正乃真正可怕之事。你们在进行对过去之所谓观察时,对未来并未从根本上加以重视,你们均如是思维:过去已永远过去,无需观察,亦无可恐怖。诸位长老,我据佛陀本义对此理解为:过去之事亦需正确观察,在观察时,‘我做过诸多事’之类念头根本无法存在。诸位长老,往昔有位仙人名为红马,他欲到达世界边际后而死去。于是他就以神变脚踏山王,一一飞越崇山峻岭,怎奈依然半路死去,并未摸着所谓边际。诸位长老,佛陀从未开示过可依双脚踏遍边际,唯以智慧方能触摸世间边缘。你们以为未来痛苦不堪,并为未来痛苦而担忧不已。但诸菩萨所要灭尽者乃贪欲边际,他们绝不会徒劳赶赴世间边缘,若能灭尽贪欲,哪里还会有痛苦记忆及关于痛苦之念头?” Continue reading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九、智慧品 105、方便度众不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