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规教言论》
— 麦彭仁波切 著
— 索达吉堪布 讲解
第五节课
狭慧目光短浅者,成办自他之诸事,
虽为精勤果极小,犹如孩童造土房。
智慧狭窄、目光短浅之人,在成办自他一些事情时,虽然尽心尽力,下了很大功夫,但犹如孩童们造土房一样,所取得的成效却很少。
没有智慧、鼠目寸光的人,只在乎眼前利益,根本没有长远打算,不管是说话、事情,收效都微乎其微。所以一个人不要把自己束缚在小圈子里,尤其是做事情、想事情时,不管自己有没有能力,应该稍微扩大一下智慧的境界。
这一点,不仅出世间的成功需要,世间上的成功也不可缺少。“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正因为他的狭隘自私、目光短浅,致使叱咤风云的太平天国迅速夭折;还有明末闯王李自成,其失败也跟他自身的这些缺陷有关。而现在的有些高僧大德,显现上可能轰动一时,但后来在弘法利生方面也是命不久矣,原因多是因为目光只放在自己的事情上,凡事考虑不周到。这些人暂时的辉煌事业,就像孩童在河边用沙石堆砌的高楼大厦一样,一股大风或一阵大雨便可将其毁坏无余。
因此,大家今后应当多想到众生的利益,多想到自己生生世世的长远利益,不要总顾虑眼前那点生活。就像有了火、灰会自然产生一样,只要有了长远的利他心,自己的利益无勤当中即可成办。你们学到一些佛法后,也不要常想通过什么途径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如果总在这方面考虑,人人都知道你的动机,你也不一定会成功。一旦有了弘法利生的缘分,应当时时不离利他之心,千万不要目光短浅,始终想着保护自我。
或多自己能了知,若不了知问智者,
当阅智者诸论典,思维愚智之差别。
具足辨别是非的智慧后,应通过智慧来详细观察,大多数问题可凭自己的智慧来抉择,但有些问题若搞不清楚,可虚心向他人讨教,不要不好意思,古人常言:“智者不问执为耻,愚者询问执为耻。”
其实,不懂的问题应该问别人,问过之后,才可以得到准确无误的答案。但有些人却不懂装懂,不愿向他人请教,唯恐这样会降低自己的身份,让人觉得自己很笨,所以宁可死守似是而非的答案不放,也没有面对别人的勇气。这种态度不太好,应该把问题敞开来探讨。我们这里有些法师,经常互相提一些问题,把不懂的地方拿出来辩论,如此对自他都有很大收益。以前三国的刘备德行高崇,但智慧不足,为成就一番霸业,不惜三顾茅庐,拜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为军师,最终感动了诸葛亮,出山助其建立了蜀汉。如果他当时顾及面子,不愿意不耻下问,又怎能成就日后的大业?
每个人的智慧有高低,问别人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萨迦格言》中说:“对待智者,倘若不询问也不辩论,就无法了知他学识的深浅。譬如最好的鼓,若不用槌子来敲打就不能发出声响一样。”所以,只有通过互相辩论提问,才能知道智者的渊博学识,自己也会藉此提高知识水平和处事能力。
近来学《入行论》的很多人,经常互相探讨、辩论,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我听后感到非常高兴。刚开始大家担心会产生矛盾,后来逐渐习惯了,不懂的就大胆提出来。当然,在研讨的过程中,你们不要有蔑视别人的语气:“连这一点都搞不清楚,真笨得跟猪八戒一样,你是不是猪八戒的儿子啊……”若用这些恶语侮辱别人,自己也会生生世世堕为旁生。以前有的人稍微有点智慧,就爱用不干净的语言讽刺别人,这是非常不好的。别人有问题来请教你,你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要一直藏在肚子里,生怕别人知道。
除了向智者讨教外,还应阅读智者所造的论典。比如智悲光尊者没见过无垢光尊者,但通过阅读无垢光尊者的教典,完全领悟了诸法实相;法称论师也是拜读了陈那论师的因明论之后,成为了世间的量自在;月称论师看了龙猛菩萨的论典后,成为了中观的一代祖师。所以有些人虽然没有见过前辈大德,但通过阅读他们的论典,自己的智慧和见解完全改变,这也是智者的一种行为。
我在上学读书时,有空就喜欢看《格言宝藏论》、《水木格言》、《大圆满前行》。现在想起来,自己当时的运气真是不错,学生时代乱七八糟的书都有,但我并没有浪费时间去看这些。最喜爱的这些书,后来在我人生道路上,起到的作用相当大。
阅读智者论典的同时,还要想一下智者与愚者之间的差别。《格言宝藏论》中专门有一品讲智者与愚者:无论说话、做事、发愿、修行,智者均以智慧摄持,而愚者则以愚痴来指导。看了这些教言之后,我们虽不敢说是大班智达、大智者,但也知道二者有哪些差别。
你们最近有时间的话,希望多看看《君规教言论》和《格言宝藏论》,里面详细宣说了智者与愚者的区别。经常对照一下自己,看你具足了愚者相还是智者相,若能这样思维,就不会堕入愚者的群体当中。
如此行持则智慧,自然而然愈增长,
若其智慧愈增长,高尚行为亦随增。
依靠上述方法,比如向智者请教、阅读智者的论典,自己的智慧就会越来越增上,如此一来,行为也会随之越来越如法。即便原来是妓女、屠夫等下等人,通过学习智者的行为,也有机会变成了不起的大德。这种现象在古今中外的佛教历史上都有,所以我希望能让现在的人多懂一点佛法,只有越来越了解佛法真理,才会越来越增上高尚行为。
今年觉姆们非常精进,不久前的考试成绩也很不错。通过闻思,僧众的纪律比往年大有改进,用不着天天拿着棍棒监督,只要道理上明白了,素质肯定会提高,行为也自然规范起来。
总之,智慧非常重要,没有智慧的愚者相当可怜。现在有些人特别想学佛法,但什么都不懂,不知道从何入手。所以,我们要想尽办法提高大家的佛学水平,水平提高了以后,不用特意地去提醒,行为上也会如理如法。 Continue reading “《二规教言论》讲解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