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规教言论》讲解08

《二规教言论》

— 麦彭仁波切 著

— 索达吉堪布 讲解

第八节课

 

一切高贵终将堕,一切荣华终衰竭,

一切美好终丑陋,有为诸法岂未见?

世间上一切高显的事物,不管是地位上还是建筑上,终有一天必定会堕落倒塌,这是有为法的规律,也是轮回的本性。

大家可能听说过吧,法国著名文豪大仲马,他一生的作品有1200多部,稿费收入相当可观,共有500万元多,是同时代任何一位作家都望尘莫及的。但晚年的大仲马完全堕落了,他沉醉在醇酒、女人和歌声的温柔乡里,经常有淫荡的女人陪伴着他。但这些女人没有一个真正爱大仲马,只不过是为了他的钱而已,等他的钱财都被骗光后,她们一个个离他而去。所以大仲马的晚年非常困窘,甚至连房租都交不起,要不是他儿子的话,他或许会被饿死。

因此,荣华富贵、财富圆满、名声显赫,皆如过眼浮云,转瞬即逝。一切美好终成丑陋,昔日美如天仙,今日鸡皮鹤发,万法的本性即是如此无常。明白此理之后,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人身上发生无常现象,都没有必要怨天尤人,应该坦然接受这种规律。

自当反省深思维,设使如今未谨慎,

则己不知自过失,他人劝说亦难知。

我们每个人应当时时反省、再三思维。虽然像我这样的人,一点也不省察自己,还给别人讲大道理,真是非常惭愧。但传承上师的教言说得十分明白,每个凡夫人都有毛病,假如没有一日三省,相续中的过失就会屡屡出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过失。即使有人好心劝你行善,勉励你做有义之事,你也会无动于衷、充耳不闻的。

所以,大家要经常观察自己的举心动念,这样一来,纵然犯了过失也会马上改邪归正。如此才是智者的行为,也是高僧大德们日常行持的一种传统。

相遇种种外境时,自心如犬无主见,

讥笑浅薄之人时,尚自以为得赞颂。

有些人自己没有主见,心常随着外境而转,听到美妙的音乐、看到悦意的色法,心就像芦苇一样飘摇不定。尤其是没有学过教理、也没有长期修行过的人,自己的心犹如小狗一样无有主见。小狗听到别的狗叫,它也跟着狂吠乱叫,同样,这种人是别人怎么说,他就怎么说,原因在哪儿也不知道。曾有一则寓言道:几个人看见一个可笑的怪物,不禁放声大笑,旁边一个盲人也狂笑不止。别人问他为什么笑,他说听到大家在笑,所以自己也跟着笑。这样愚痴的人,在世间上非常非常多。

还有些人本来很愚笨,长相也奇丑无比,别人故意讥笑说:“你非常漂亮,而且辩才无碍、无人能及。”他听到这番挖苦后,不以为耻,反而信以为真,以为别人在赞叹他,不觉洋洋自得起来。这种情况,大家务必要引以为戒。别人的溢美之词,并不代表你真有这种功德,我们要有自知之明,对于他人的赞叹和诽谤,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而应时时省察己身。

如物过秤知轻重,如是二规衡量时,

以彼所显之成绩,推知众人之贤劣。

货物通过秤量即可知其轻重,一堆棉花看起来特别大,却不如一小块金子重。同样,以二规来衡量众人的功德时,有些人表面上口才不错,说起来头头是道,但真正做起事情来,才发现他根本没有真才实学。而有些人最初令人不抱希望,但后来他各方面所显示的成绩,使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我们附近有个学校,副校长常说校长的过失,并在领导面前夸夸其谈:“要是我当了校长,一定会如何如何……”平时他在网上学了很多新名词,说话似乎很有水平,领导们觉得他心胸开阔、眼光独到,结果就听信他的一面之词,把校长的位置让给了他。没想到,他上任以后,目的不是为了教育事业,而是怀有私心另有所图,最后把学校搞得一塌糊涂。所以有时候选人非常困难。有些人说得很漂亮,有些人装得特别像,只有让他做一段时间后,才知道他到底有几斤几两,那时贤善恶劣一目了然,如同货物过秤一样。

麦彭仁波切的这个比喻非常好。我们无论选法师还是选管家,以前没有做过事情时,根本看不出他的人品如何,有时候期望过高,后来大失所望;有时候希望不大,但做完事情后,所有的人都暗挑大拇指。每个人的品性不同,有些是智者、有些是愚者,有些是贤人、有些是恶人,只有通过长期的交流和观察,才能判断此人的好坏善劣。

作为佛教徒,若想成为黄金般贤善的人,没有前世福报,恐怕也有一定困难。即便如此,也不要变成粪便般可恶的人,任何团体中若有了这种人,自他都极为不便。因此,我们的人格应当尽量完善。 Continue reading “《二规教言论》讲解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