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规教言论》讲解07

《二规教言论》

— 麦彭仁波切 著

— 索达吉堪布 讲解

第七节课

 

白昼饮酒赌博等,沉迷损害名誉法,

夜间唯作不净行,此等亦是无愧者。

世间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取舍,白天做没有意义的事,喝酒、赌博、看戏(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说,赌博、看戏、懈怠懒惰、依附恶友、饮酒、夜间游逛他处,是损害名誉的六种法。),晚上唯作不净行,这种人也是无愧者。

喝酒的过失,佛陀在佛经中讲得非常多(《念处经》中云:“制酒、饮酒、令他饮之人,多转生号叫地狱。”《宣说戒律经》中云:“饮酒者将堕入烧热地狱,堕于此地狱之众生长达数千年中受煎熬之苦。”《金刚顶续》中云:“酒乃诸祸根,是故当断除。”《不动威猛续》云:“智者莫饮酒,断绝世人谤。”《文殊根本续》云:“咒师饮酒若已醉,百劫之中不间断,住于号叫地狱处。”),如《毗奈耶经》中云:“草尖露珠许酒亦切莫饮,倘若饮用,则彼非我声闻,我非彼本师也。”有人以会供为借口而饮酒,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有时候为了表示一下,只开许用一滴酒的百分之一。从世间的角度来讲,喝酒也有损于健康,一个人本来很有智慧,但喝完酒以后,一切行为都变了。

以前有一个修行人,原来非常精进。一天来了一位妇女,牵着一只山羊,并拿了一瓶酒,对修行者说:“你或者与我作不净行,或者杀了这只羊,或者喝酒,三者必选其一。”他想:“杀生和邪淫的过失太大,饮酒可能没有大问题。”于是他喝下了那瓶酒,谁料饮酒后神志不清,他不仅杀了羊,且与女人做下了不净行,最终,这三样罪业都造下了。

饮酒还能令人威力丧尽。佛陀时代,有位弟子非常了不起,可以用神通降伏恶龙,人们对他十分称赞。有一次他口渴了,误把白酒当水喝下,之后烂醉如泥,倒在路边,很多癞蛤蟆爬在他身上。佛陀和阿难正好路过,佛陀指着他对阿难说:“这就是酒的过患,现在他不要说降伏恶龙,就连癞蛤蟆也降伏不了。”

过去在某地有一官员,经常贪于饮酒。一次,他喝得醉如烂泥,躺在道上呕吐狼籍。一群狗跑来吃呕吐物,逐渐逐渐开始舔他的嘴,他也反过来舔狗的舌头,迷迷糊糊地说:“嗯!这面片真好吃……”这样的表演,也许很多喝酒的人都会干的。

我也见过一些领导,平时挺有威望,言行举止很有分寸,但喝了酒以后,就开始胡言乱语了:“我对你们佛教是如何如何支持……”不该说的话也说出来了。我都有点不好意思,只好应付道:“我们隔一天再讲吧!”可见,喝酒的过失特别多。

赌博等其他的过患,在此我不用广说了。总而言之,世间中损害名誉的法,大家最好远离。现在有些人聚在一起就谈论:“某某地方可以看到黄片,好长时间没有看了,要不要去一下?”“某某地方来了个明星,要不要去看热闹?”实际上这是非常愚痴的行为。当然,现在很多愚笨的人都迷醉其中,谁也没办法制止,但我们毕竟是学智慧、学慈悲的修行人,把慈悲和智慧全部放下,然后参与这种活动,实在是不应理!

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应该控制自己,千万不能去不清净的场所,因为凡夫人的心很容易被外境引诱。现在有些大老板,就跟这里所讲的一样,白天要么赌博,要么抽烟喝酒,晚上就到妓院、夜总会里面鬼混。这种人生,有时候看来还不如山上的牦牛清净,牦牛整天就是吃草喝水,而这些富贵者或腐败分子的生活特别肮脏。修行人若要效仿他们,一切的一切都完了,所以大家应该谨慎!

无义琐事耗时日,且造种种不善业,

对此不知自惭愧,此等亦是无愧者。

有些人在无有任何实义的吃吃喝喝中耗尽珍贵的时日,同时也造下了对来世不利的各种恶业,但他们还不知道惭愧,此等人也是无愧者。

现在很多人经常吹嘘“我会吃活鱼”、“我会吃醉虾”、“我会吃猴脑”,到处炫耀自己的“功德”,从早到晚做的事情没有一点意义,对今生有利的知识或佛法的智慧与慈悲,没有丝毫兴趣。整天只知道去一些大餐厅,把可怜的众生装在肚子里,除此之外对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一窍不通,什么都是迷迷糊糊的,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

我经常想:现在有些人的一顿饭,已经具足了在千百万劫中无法从地狱解脱的因。在我们藏地,如果有人杀了一头牦牛,一辈子都会念经忏悔,但现在不懂因果的人,尤其是沿海城市里的人,一碗一碗地吃无数生命,倘若没有忏悔,来世一定会堕入地狱。

这一点不用问别人,我们有时候比假瑜伽士还厉害。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对佛法研究二十多年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道理,应该比假瑜伽士说得准。就像一个生意人,他卖一种产品都二十年了,肯定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如果杀了那么多众生还不忏悔、重新做人,来世堕入恶趣这一点决定无疑。所以,空耗时日、无义造业的无愧者,自己应该好好反省,否则下场非常可怜!

现见圣教正规时,既不生起喜乐心,

亦无希求追随意,此等亦是无愧者。

现量见到了圣者的教典或大德的正规,但既不生起欢喜心,也不产生追求心,这种人也属于无愧者。

有善根、有智慧的人,如果见到殊胜的经典论典,就会觉得非常珍贵,希求心不断地引发。但现在世间人好多不是这样,他们见到非法的活动、非法的场面,就兴奋不已,而对真正的正理、圣者的论典却毫无兴趣。

当然,现在是末法时代,这种现象也是正常,毕竟在佛陀时代都有这种情况。当时佛陀示现涅槃之际,迦叶尊者正带着五百比丘在各处云游,游至半路遇一尼犍子外道,手持佛陀入灭时的白莲花。迦叶尊者询问佛陀之事,外道答言:“世尊已涅槃七日。”迦叶尊者闻后非常悲伤,随行五百比丘有未离欲者,如圆木一样倒地痛哭。而六群比丘中的跋难陀说:“你们别难过了!佛在世时,天天教我们这个应做、那个不应做,种种约束使我们不得自由,而今世尊入灭,无人管束,我们可以自由了……”迦叶尊者闻后很不欢喜,待佛身荼毗后,集中僧众告之跋难陀途中所言,提出结集毗尼的建议,说:“佛在世时,以戒摄僧;佛灭度后,比丘不学不持教法,会如烟云一样转瞬即逝,并遭外道讥嫌。”经大众同意后,五百罗汉结集了三藏。

佛陀在世时,尚有弟子对佛理不感兴趣,现在有这种现象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但这种人的生活的确没有什么意义。所以,大家应当学习好的论典、好的教规,如果实在没有兴趣,就要励力地忏悔、祈祷,这样自己的行为才会逐渐规范起来。 Continue reading “《二规教言论》讲解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