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十、净心品 110、最终得菩提授记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十、净心品 四

–索达吉堪布

 

此外,《如来法藏经》等经典中又云:释迦牟尼佛转生为转轮王等国王时,于名号相同之无数如来前供养并受持佛法。既如此,供养名号不相同之如来数更不待言。也即是说,释尊因地时转生为转轮王,曾于名号皆为释迦牟尼佛之诸佛及其眷属前供养资具并承侍,且于无上菩提道中修持不断;又于百千皆名为燃灯佛之佛陀前、百千皆名为炽燃佛之佛陀前勤行供养;尚且于六千万名号皆为萨拉王如来之佛陀前多次出家;于五百万皆共名为圣支佛之如来前,则以转轮王之身份供养承侍;还于五千万名皆为炽燃佛之如来前、九十俱胝皆共名为郭芝雅那如来之佛陀前、九千俱胝同名为迦叶佛之佛陀前尽心供养。

当众多如来皆不出世时,则于九百万独觉前,于有生之年全力供养;于五百劫中,又供养成千上万缘觉;于五百劫中转生大梵天,后又来到赡部洲转生为国王,然后又转生天王,接着又转生人间无数世,彼时除缘觉外无有如来出世;十三劫之后,隐藏如来出世传法,释迦牟尼佛再从梵天转生人间,并成为善见转轮王。当时人寿九万年,他即于有生之年尽心供养如来。

如是过七百无数劫后,他又供养承侍一千名号皆为瞻结如来之佛陀,然后又相继供养六万两千如来、八万四千如来、五百如来、六万两千如来等佛陀,也均未得授记,因其当时有执著心及我所见之故;见燃灯佛时之所以能得授记,是因他在见到燃灯佛之当下即获无生法忍。《大解脱经》中云:“久远之前于清净劫时,我于九十二俱胝如来前供养承侍,但始终未得如来授记。若宣说未曾授记我之如来名号,则多生累劫亦难穷尽。过如是无数劫后,不变光如来出世时,我于其前听闻《大解脱经》,闻已受持,并终获无生法忍,同时亦得如来授记。”

释迦牟尼佛于《圣僧伽吒经》中亦云:“九十九无数劫之前,胜宝如来出世传法,我于彼时素喜布施,曾于十二俱胝月亮如来前供养种种资具,又相继于十八俱胝宝贤如来、十八俱胝精部如来、二十俱胝顶髻如来、二十俱胝迦叶如来、十六俱胝无垢光如来、九十五俱胝释迦牟尼如来前行广大供养,并精心承侍。接着再于九十俱胝拘留孙佛、十八俱胝迦那迦牟尼佛、十三俱胝吉祥贤佛前广行供养,再于二十五俱胝劫胜佛、十二俱胝毗婆尸佛前尽心供养,最终得此圣僧伽吒法门,诸如来均为我授记。此前因种种因缘,我未得如来授记;闻听《圣僧伽吒经》后,赡部洲天降七宝雨,我当时即获菩提授记;再过漫长时日后,我又不得授记。又是一大阿僧祇劫后,燃灯佛出世,我当时转生为一婆罗门子,名为妙云,彼时我方得授记。当下再忆念自己过去无数劫中所行之六度万行,竟仿似近在昨日。得授记后,我令很多众生均趋入正法法门。”

至于释迦牟尼佛如何于燃灯佛前得授记,则如下文所述:

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时,历经两大阿僧祇劫后转生为一婆罗门子,名为智贤童子。当时燃灯佛正受明灯国王迎请,住于灯煌王宫中。明灯国王下属有一财子国王,于十二年中一直广行布施,他那时正准备行最后一次广大布施:财子欲以金杖、金瓶及金盘、四宝卧具、五百银币、盛装美女等五大布施品上供下施。

释氏源流应化事迹–为母说法

此时于另外一城市中有两婆罗门子——智贤、智慧,正于一上师前学习吠陀论典,按当地习俗,弟子应以财物供养报答上师恩德。当两人正为供养之事苦思冥想时,忽听闻财子国王欲行最后一次以五大供品大布施之消息,且国王亦已明确布施对象为精通吠陀之人。二人不由想到:我们精通吠陀,又广闻多学,若前去索求,想来也许能满愿。

财子国王此刻也受天人劝请道:“近日有智贤、智慧婆罗门子欲来你处,望你能将五大布施品赐予智贤婆罗门子。如此一来,你十二年中所行之广大布施定可获得极大果报。”国王闻言不禁想到:天人都为二人前来劝请,想必他们定是与众不同之大尊者。

其后不久,国王即远远看到两位相貌端严之婆罗门子向自己王宫走来,这二人后于准备接受供施之婆罗门行列中安坐。财子又暗自思忖起来:天人所谓之智贤婆罗门子可能是两位中那一人吧。于是他便主动走到两人面前指着智贤问道:“你是否即是智贤婆罗门子?”“正是我。”智贤回答道。 Continue reading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十、净心品 110、最终得菩提授记”